“是哪?”有个女孩问刚刚和苏婉搭话的人,也只得到摇头作回应。

“我好像知道是哪里了。”有一个女孩说。

不少女孩仍盯着苏婉的背影,直到她消失在二楼楼梯尽头。

一听有人知道,都回头看着她,等待一个答案。

“我知道城外有个花卷小吃店,店主花卷娘子收留了许多难民,好像开了一家绣坊,就叫花卷绣坊。”

“小吃店的店家还会做衣服?”

这女孩皱起眉:“我也不知道呀,我去吃过几次,昨儿本来也要去吃的,没想到关了店,看见旁边多了家绣坊。”

女孩说完又有点郁闷,本来小吃店东西就够难买了,每次都要排队。这回隔壁绣坊还出了名,以后排队的人怕是会更多了。

没想到女孩子们还有别的想法,人群里讨论声多了起来。

“难民都是些穷困潦倒之人,她们做的衣服岂能穿?”

“可不是,穿了她们做的衣服,我们可就掉价儿了。”

“城里这么多成衣铺子,肯定也能做出来,我们就耐心等着吧。”

“对、对,指不定明天就有同款了。”

林彩玉不这么想,光这保暖的布料全城就没有第二家,更别说得体的剪裁了,就算做出来也只是照猫画虎罢了。

她在桌子底下踢了踢林墨书:“咱明日去看看?”

林墨书也挺好奇,竟然有胆量收留难民,可谓是奇女子了。而且他也想弄一套男士的,两人一拍即合。

临近十二点,陆明礼一行人赶着马车速度前往城外,一路快马加鞭,车后灰尘不停卷起。

花卷在车里紧紧抓住窗棂,笑得恨不得打滚儿:“这也太灰姑娘了,哈哈哈……”

只是南瓜车换成了马车。

花卷没有丢下水晶鞋,只丢下一句明晚见,就消失在店里。

第82 章 看得见的客人

第二天一早,林家兄妹便乘马车到了城外。

不需要找,也不用问路,他们知道绝对不会走错路。

因为满地车辙印只通往一个方向。

走着走着便能瞧见几个绿色大房子,走近才发现,这房子竟是布做的。

一个绿房子前摆着一些木架子,晒着草药,药香扑鼻。

一个绿房子前则是各种布料,挂着牌子:“花卷绣坊”。

中间倒是有一个正常房子,正中间门楣上写着:“花卷小吃店。”

店门紧闭,门口一个人都没有。

他们俩走到绣坊门口,林墨书撩开帘子,问:“请问这可否做冬衣?”

里面十几位娘子正在忙碌,帐篷里安安静静,陡然出现一个男声,吓了大家一跳。

一位大妈问:“你们……是要做冬衣?”她没听错吧,绣坊开业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还没见过一位客人上门呢。

林墨书点点头,林彩玉四周转了一圈,心里想:倒是干干净净,不是自己想象的那种难民营的样子。

“我想要苏婉身上那套。”林彩玉开门见山。

“苏婉?”大妈不明白,就陪着笑说:“请稍等,我们管事的马上就来,你们先坐会,吃点小点心。”

大妈搬出两把椅子,椅子很干净,但是她怕贵客嫌弃,又用一旁的布仔细擦了一遍,这才做手势请他们坐下。

然后她把花卷送的果冻和饼干放在盘子里,倒了些茶,一起奉上。

做完这些,她又回到自己位置上缝衣服去了。

绣坊里安静得一根针落地都听得见,大家都认真做着事,只有两个年纪小的绣娘忍不住偷偷瞄一眼他们。

这可是第一个客人,而且穿得好体面。

林家兄妹俩坐在椅子上,根本不可能去动桌子上的小吃食。

笑话,谁会想要吃难民的东西。

但是香味却一阵阵飘过来,几样东西的味道夹在一起,就往鼻子里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