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大燕朝如今太平,不然哪能这样。
两人走在府城街道上,城门口便有许多摆摊做生意的,卖得多是一些菜蔬和平日会用的小玩意。
看到这些季榕夏感到无比亲切。
府城人也得吃饭过日子,自己将来还得将食肆开到府城呢。
这么想着,季榕夏心底里那一点点忐忑一下子就消失了,走起路来带着风,一点都没有初次进入府城的拘束。
谷堂衿凑到季榕夏耳边说:“咱们要是从正门进就会遇到给客栈拉客的。此处这样的伙计要少许多。”
既然这里多是府城住的人进出,要住店的人就少,那些店家最是精明,极少有人在这里揽客。
“那,那咱们住哪儿啊?”季榕夏这才想起问今天他们怎么住。
谷堂衿笑了笑,拉着季榕夏七拐八拐,走进了一条小巷。
这巷子比季家所住的九堂巷要宽敞不少,街上还有几个贪玩的小孩,和傍晚乘凉做针线活的夫郎妇人,瞧着其乐融融的。
看到他们进来,围坐在一块的夫郎妇人偷偷往他们这边瞟。
“这不像是有人做客栈买卖的地方吧?”季榕夏一边好奇地张望一边偷偷问谷堂衿。
谷堂衿笑道:“这两堰巷整条巷子都是做租屋买卖的,自家房子隔出个几间房,租给那些要住上几日的人,不算是做买卖,差役来查也能说是家里亲戚来府城小住,只有对府城熟悉的人才知道。就是贵了些,平常客栈住个一日要四十来文钱,在这里要五六十文,但胜在清净,地方也大些。”
“府城人还真是主意多啊,还能想到这种挣钱法子呢。”季榕夏听得啧啧称奇,“这里来来往往的人多了,若是遇到小偷、拍花子的可怎么办?”
谷堂衿笑了笑:“我不是同你说了,整条巷子都是做这份活的,来往的人一进来他们就盯着呢,拍花子都不敢轻易进这巷子,一条巷子的人还能都瞧不见你?被逮到了,一群人冲上来直接打死,到了府衙,府衙还真能把一群人都抓了?”
“我在府城读书那几年,还真有个不知道从哪儿来的拍花子不知深浅来这儿,就被打死了。”
季榕夏眨巴眨巴眼,还能这样啊。
“那这巷子里的人不就跟一个村里的同族人似的亲近?相互照看,又一块挣钱的,比一般同族人可好多了。”季榕夏想了想说道。
谷堂衿觉得这个比喻很恰当:“差不多。”
这里每家每户都有个一两间屋子租出去,好的还会隔出个小院来,随便找个人打听,哪怕这人家里没有空房,他还能给你介绍旁的人家,很是便利。
谷堂衿随意找了个瞧着很慈祥的老夫郎问道:“老人家可有空房住?”
“我家是没了,小秦啊,来活了。”见谷堂衿这么熟稔,那老夫郎也没怀疑他有旁的心思,他赶紧招呼一旁编草鞋的妇人,“他们家宽敞,就是贵些,五十六文一日。”
那秦氏小跑着过来:“住房啊?这边,跟我过来吧,你们要住多久?我这屋子收拾得可干净了。看了包你们满意。”
这秦氏也没说虚话,他家隔出来的屋子是不小,比那客栈的房间大多了,还有个单独的茅房,跟主人家住的院子隔着一排篱笆,还算清净。
秦氏爽利地说道:“你们这屋还有个水缸,这水缸里我刚让我家小子给提水灌满了,这水你们放心用……”
“我们要住三日,我知道你们这儿的规矩,先交一半的银钱。”谷堂衿看季榕夏挺满意这地方就拿出了荷包数出八十四文钱。
秦氏笑盈盈地收了,给了他们一个木牌:“这个你们拿好了,拿着就知道是在我们这巷子里住。到时候你们不住了再还给我就成。”
“这刻得真精巧。”季榕夏发现那是个雕刻了两堰巷三个字的木牌,字迹潇洒飘逸,雕刻得也好,就是有点眼熟。
谷堂衿一看见那三个字勾唇笑了笑:“多谢了。”
秦氏也没多待,安排好了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