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饼子味美耐放, 虽说干了没有热腾腾的时候好吃,但作为干粮来说已经不差了。
靠着这方子他们挣了不少银钱, 今年开春河道一融化, 河运开始通畅,魏良策和米康平就再次出门行商,路过清赤县,便想着过来瞧一瞧。
他们只准备在这里待上几个时辰,找刁开鹏叙叙旧, 要是再能从那小食肆里买一两张小吃方子就最好了,他们过不了多久就走。
他们甚至没让手底下的其他兄弟下船。
但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船靠近时他们就觉出不对劲来了,这么下来一看,呦嘿,更不对劲了,这也太繁华了点。
不比府城的码头差啊。
“客官,你们瞧着不像是本地人啊?可是从外头来做生意的,我从小在清赤县长大,什么地方都熟。我带路只收十文钱,很便宜的。两位客官可以叫我大山。”
见他们面生,有个机灵的七八岁大的孩子窜了过来笑盈盈地说。
魏良策见他是个收拾得很干净的小孩,眼神也清正,便开口说:“好,你们这码头很热闹啊,我去年还来过呢,去年这里还不是如此,你知道为什么吗?”
他说着就给了这个叫大山的孩子十文钱。
见有赏钱,叫大山的小孩笑得更加灿烂了:“这个说起来就话长了,咱们这清赤县能如此热闹,一是有厨仙食肆,二是邬大人管得好……你若是想买咱们季氏的辣椒油和辣酱,我可以带你们过去!咱们这儿不光是厨仙食肆饭菜好,新开的几家酒楼味道都不差,不如让我带你们去瞧瞧?”
小孩一边引路一边仔仔细细地将清赤县半年来的变化说了出来。
其实事情很简单,有厨仙食肆和辣椒油作坊在,邬家又不惜花费银钱重修码头,一来二去的清赤县可不就热闹起来。
尤其是在季大厨和谷秀才得了贵人的眼之后,不少文人和游人都爱来他们县来玩,这就跟滚雪球一般,清赤县周围是越来越热闹,大伙也是越来越宽裕了。
还好邬大人管得好,外人来得虽多,城中却不乱。
米康平和魏良策听得啧啧称奇,不过才半年而已,这清赤县就改头换面了,让他们不由得好奇那厨仙食肆和辣椒油作坊是什么样。
只是米康平突然想起了一件事:“等等,咱们头回来时,去的那家食肆,那对小夫夫似乎就是一个姓谷,一个姓季。”
魏良策愣住了。
米康平不说他都快忘了,毕竟过去半年了,他们也只有一面之缘,但米康平这么一提,他就想起来了,对啊,那对小夫夫好像就是一个姓谷一个姓季,总不会是巧合吧?
“大山,你先带我们去厨仙食肆那边瞧瞧吧。”米康平说道。
“好嘞,不过如今厨仙食肆不卖早食,听说早些时候季大厨和谷秀才还会在门口摆摊卖早食呢,那生煎和掉渣饼可好吃了,如今食肆还卖生煎包和掉渣饼价钱也不贵……”大山尽职尽责地介绍。
米康平和魏良策对了个眼神。
没有错了。
这大山说的厨仙食肆还真就是他们上次来时去的食肆!!!
俩人很是不解,那食肆的饭菜他们也吃过,虽然量大管饱,味道也还不错,但他们俩走南闯北,什么美食没有吃过。
他们家除了那炒鸡蛋做得特别好以外,其他菜也就寻常。
这怎么就能入了饶山长等人的眼呢?
“如今食肆里的好菜可不少呢,什么口水鸡、鱼香肉丝、姜母鸭、鲫鱼汤、香辣虾……”大山说着忍不住吸了下口水。
他去厨仙食肆吃饭只敢买便宜的生煎包吃。
但厨仙食肆的生煎包就是跟旁的人家做的不一样,鲜香味美,一口咬下去满满的肉馅和汁水,不说味道就是这用料的实诚劲,旁的做生煎包的人家就没有,更别说滋味还是一绝了。
清赤县的人大多都是买不着厨仙食肆的家的饭菜也不去吃旁人家的,也就是外地人能被哄住去旁的酒楼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