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柳说运河水已然化冻,正是春粮贩运时节,码头上?的脚夫就?地吃饭,那里?的饮食就?既便宜也大份,她们两人吃一份就?够了?,省下的钱够给银儿也带一份。
静临吃的少,嘴巴却刁馋,又**洁净,是个宁吃鲜桃一口不食烂杏一筐的脾气,如今为?了?几文钱,竟沦落到要?到码头上?吃苦力饭,便恨得赌咒发誓,指着一路上?的酒招饭幌,咬牙切齿:“等咱们有?了?银子,将这些店吃个遍!不问价,只要?他们拣最贵的上?!”
“对,吃不了?打包。”
翠柳附和,心驰神往。
“不打包,吃不了?喂狗,想吃再换下一家!”
翠柳咋舌,“这也太败家了?!”
静临瞪了?她一眼,“都画饼充饥了?,还?不让人画个皮薄馅大的?”
码头上?挨挨挤挤停放着运粮船,有?的还?张着衙门的字号,是官府的漕船。这会日头正毒辣,搬卸粮食的苦力脚夫便都三三两两凑到一起,捧着个大海碗,蹲到阴凉里?吃饭。
一群布衣短打的糙汉子中间忽然出现两个年轻的姑娘,又都长得不赖,便引来无数瞩目。
虽则没有?恶意,却也教人不舒服。
翠柳像一只气昂昂的大鹅,冲着沿岸一溜眼神抻脖子,引得那些眼神你瞅瞅我、我瞅瞅你,爆发出阵阵嬉笑。翠柳火气腾腾,若不是静临拽着,她便要?冲过去掐人家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静临劝她,“咱们赶紧填饱了?肚子再说。”
最近的面摊张着棚子,里?外都没有?桌椅板凳,俩人买了?一碗扁食,要?了?两个羹匙,便去找远离人群的阴凉地方。
一连走出几十步,方才远离了?那群打着赤膊的伕子。这边靠岸停放着一艘几丈高的楼船,侧边漆着大红的“漕”字,在前边的空地上?投射出一片清凉的阴影,当间还?铺着一张还?算干净的木条拼板,应该是船上?装卸粮食用的,许是暂时搁放在此。
静临走过去吹了?吹上?面的灰,便与翠柳两个坐下,就?着同一碗扁食吃得狼吞虎咽。
“有?点?太咸了?!”
翠柳吃了?八分饱,开始挑毛病。
静临也觉得略咸,除此之外,这碗扁食竟是该死地好吃,好吃到她有?点?懊恼,恼自己那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胃口竟然这么?久快就?适应了?一文钱一碗的扁食。
“哼!这样的东西吃一次便够了?!再有?一次,我的冉字倒着写!”
“你吃饱了??”
翠柳巴巴地问她,显是还?没吃够。
静临将碗往她手里?一推,起身往漕船那边走去,“你慢慢吃吧,我饱了?,去那边看看。”
她是南人,自小亲水,看桥船比车马更多,自徽州境内流过的京杭大运河支流上?镇日有?这样的漕船经过,统统由官兵押送,有?时还?能远远看见红袍的南京守备太监,很是威风。
运河上?走货的船只很多,大多风帆一鼓,快而无声?地通过,不敢有?丝毫滞留和张扬,一是怕各地水关衙门吃拿卡要?,二来也怕招惹水匪觊觎。
唯有?漕船例外,装官的旗帜高张,灯火通明,运货的守备森严,威风凛凛。若赶巧立在高桥鸟瞰,便能看到漕运队伍如一条浩浩长龙,神气八面地游过去,又游回?来,一路上?上?多少小鱼小虾就?进了?这长龙的腹中,尸骨无存了?。
静临头一次这样靠近一艘高大的漕船,看它上?方楼屋修得华丽,又与那群苦力保有?距离,便猜测它是头船,供人坐,而非运粮。
“……都打点?好了?,……外面包着锡纸和毡布,不会受潮。”
隐约的谈话声?从头上?传来,静临立即止住脚步,不敢再往前走一步。
“……到西南就?卸货,那边茶马司也打过招呼了?,直接拉到二马场去卖了?……”
“……还?是从汇通钱庄走账,元亨兄总兑,到茶农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