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到北平日报是她在找纸笔的时候看到北平日报突然想到的。

秉持着有枣没枣打三竿的原则,李稻花就这么都寄过去了。

买邮票的钱是她自己的钱,准确的说,是她来北平的时候,家里给她的,几乎是把家里所有的存款都让她带上了。

她爸虽然是大队长,那家里也不富裕。

她家就她一个孩子,倒不是家里不想继续生,而是她爸后来伤了身子,生不了。

按理说,这样单薄的家庭很难在农村环境下当选队长,但是她爸兄弟姐妹多啊,四个兄弟,三个姐妹,这些兄弟姐妹又都生了不少孩子,有这么多人支持,李三柱当选队长毫无疑问。

可惜啊,李稻花又在等公交车,也就是在这上面花钱有点用处,别的地方,很多东西花钱你也买不到,得有票。

这时候的公交车也要很久,一来一回的,也该吃午饭了。

食堂不算大,没办法让所有人都坐在食堂吃,李稻花早早过去,打了饭带回家,欧阳远会直接回来吃,等到他们下班去打饭,就太赶了。

铝制的饭盒,坑坑洼洼的,这时候都这样。

把饭放在炉子旁边温着,李稻花找报纸了解了解新闻。

家里的报刊不是最新的,距离最近的也在三个月以前,那也不妨碍她看。

欧阳远到家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个吃饱喝足,坐在窗户边看报纸的李稻花。

“你怎么……突然看起报纸了。”李稻花他还不了解,下乡那段时间,他也劝过她学习,可是一谈到学习她就打瞌睡。

老是说自己看到小字就头晕眼花,怎么来北平还能让人变得爱学习?

“哎……”李稻花探口气:“情况不容乐观啊。”

一大堆待业青年,很多人甚至待着待着,又赶上下岗潮。

她今天去打饭,回来又盘算了一下家里的钱,坐吃山空说的就是他们俩。

按照欧阳远的工资,他们两个每个月吃就能把钱吃的差不多,别想存什么钱,买什么其他东西。

“你这工作怎么来的呀?”欧阳远离开李家庄三个月,再出现就是北邮图书馆的员工,这三个月,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欧阳远本来正在吃饭,听到她问,顿了一下才说。

第2章 一个农村妇女的自白书 “我之前不……

“我之前不是跟家里说,回来找我爸妈,我打听到他们回北平了,但是来之后才知道,我爸跟我妈离婚了,只有我爸回来了……”

说到这里,欧阳远紧了紧筷子:“他跟一个官员的女儿再婚,我找上门的时候,那女的替我爸答应给我安排个工作,让我以后别去打扰他们。”

欧阳远戳戳饭盒里的饭:“我爷爷原来是北邮的教师,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是看在我爷爷的面子上给我爸的,如果他们没离婚,这工作应该传给我哥,现在倒成了施舍我的。”

啊这……

李稻花后悔问了,她本来是想着看看欧阳远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她也试试,就算找不到欧阳远这么好的工作,能有个临时的先顶顶也行。

就这种献祭流工作法,她觉得自己试不了。

因为十年的原因,北邮的职工和教师大多被分配到了豫省下乡,欧阳远一家也在内,而且他们还被分开了。

下乡之后不允许随便走动通信,他们也就断了联系,直到78年没那么严格之后,才重新恢复通信。

来北平之前,欧阳远也就知道他爷爷去世了,还不知道爸妈离婚的事。

“我哥还不知道这事。”欧阳远是李三柱给办的病退,这时候回城也不容易,要么考上学,要么就是托关系。

他们家的关系,欧阳远爷爷去世了,他爸不管他们,那就只剩下考学这条路,所以他哥他姐还在农村。

也正是因为他爸这事,他在处理好北平的事情后,第一时间去把李稻花接到北平,他不想变成他爸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