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府的家学原先是给裴家三个郎君启蒙用的,夫子请的是族里的一位庶支叔祖。
但自从裴二郎与裴三郎进国子学后,家学里就只有裴憬一个郎君了。
裴妍和裴妡原先年龄小,夫子又是族里的长辈,便跟着裴憬一起进学,后来裴妡进了宫,家学里就只剩长房的兄妹了。
如今,张茂来了,裴頠和王氏的意思是把裴妍召回内院来,单请出宫的女史教她诗书。
裴妍却不乐意。裴妡进宫了,她一个人待在内院读书跟坐牢有什么区别?
她听裴妡说过,宫里的女史是专教后妃公主女德、女红和礼仪的,这三样她没一样想学!再说,她跟阿兄千辛万苦才把张二郎请来家里,不就是想多个玩伴么!没道理张二郎来了,她却要被赶走了。哪有这样过河拆桥的事!
裴妍磨着小郭氏上郭老夫人处求情。小郭氏素来爱宠女儿,又自觉卑不动尊,凭什么要她的女儿为区区一个清客让路?要不说小郭氏和郭老夫人是一家人呢,在教育女郎一事上,婆媳(姑侄)俩出奇的一致。裴妍能虎成这样,与郭老夫人和小郭氏的纵容有很大的关系。
二房的裴妡有王夫人牢牢守着,她们插不上手。可是裴妍,这婆媳俩却是手把手教的。裴妍虽姓裴,却延续了太原郭家一贯的彪悍作风。就拿这次上家学的事来说,婆媳俩都觉得,九岁的裴妍跟着裴憬和张茂一起读书挺好的。郭家作为武勋世家对男女大防看得没那么重。早年郭老夫人没出阁的时候,还常带着部曲进林子打猎呢!也就是嫁到裴家后,才收敛了点。
裴家儒学传家,可自裴秀那一辈起,还信奉五斗米道。
郭老夫人书读的不多,但《道德经》她熟啊!就听她对裴頠道:“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令而常自然。道之所以为尊,德之所以为贵,就在于不命令不干涉万物而任其自化自为也。你让阿妍一个人在内院读书?这跟囚禁有什么区别?是,张二郎是外男,圣人也说男女七岁不同席,可没说不能一块读圣贤书啊!世人读书不就是为知礼么?何况阿妍才九岁,还没到男女大防的年纪,过两年再招回内院来不迟!”
提起太原郭家,裴頠就头疼。这个舅家怎么说呢?论打仗,是一把好手;论为政,也算长袖善舞,独独在女郎的教化上,不大上道。
自己的母亲在郭家女儿里还算好的,除了悍妒,没其他毛病。
再看他大姨,皇后的母亲郭槐,那叫一个绝,不让丈夫纳妾也就罢了,还疑心生暗鬼,硬把自己两个亲儿子的乳母给逼死了,害得自己的两个儿子也跟着被吓死。贾家也就这样绝了嗣。
再看他这位大姨教养出来的两个女儿,贾后和贾午,一个暗中招男宠进宫侍奉,仗着天子痴傻□□宫廷,一个闺中时就与家中的清客韩寿偷香窃玉,闹得满城风雨。真真是,一家子乌烟瘴气!
可是老夫人和小郭氏都力挺裴妍,裴頠也不敢硬拦,说到底这是长房的事。他刚刚和长房的关系有所缓和,实在不想再起争端,只得略作妥协上午的经书是家里的叔祖裴葑执教,裴妍可以来读上半日。但是下午,裴憬和张茂要学数算和骑射,裴妍则必须回内院随女史习女红和礼仪。
这样的结果算是各退一步,裴妍从善如流地应了。
家里唯一心忧得睡不着觉的也就是王夫人了。
从来女郎的闺誉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家裴妡常年在宫里倒不用她操心,但是裴妍年幼孟浪,可千万别让外面人传出闲话才好。
她特意招来心腹管家,交代又交代,把内外院的小厮婢女过筛子似的又抡了两遍,凡是犯长舌惹是非的一律剃掉,把偌大的钜鹿郡公府收拾得密不透风。
于是,裴妍就在这诡异的静默里,寅时三刻不到就早早起来收拾好自己,率着风荷雨荷两个贴身婢子,穿过内院的抄手游廊 ,跨过仆妇日夜把手的二门,风风火火地去了外院家学。
叔祖裴葑现家学,张茂马场救裴憬 叔祖……
学堂拢共四张书案,一张在前,显然是留给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