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 / 2)

张茂毫不避讳:“茂非圣人?,情难自?已罢了。”又将郭夫人?想见挚虞的事说?了。

挚虞遥想当?年?裴元娘偷摸找自?己给琅琊王算卦的事,依稀还在昨日,哭笑不得道:“真是亲母女啊!”

翌日,张司空果然来了裴府。

要说?张茂和裴妍的这桩事,张司空刚收到张轨的来信时既觉得震惊又倍感荒唐。

他实在想不通,张家如今正得势,如张二郎这样的青年才俊,就是公主都能娶得。要不是他家没有适龄的女郎,他都想与张家结亲,何必非要这个订了婚的裴元娘呢?

何况,东海王再是帝室疏族,那也是宗室藩王,司马家的人?出了名的睚眦必报。他实在不想沾惹这个麻烦!

然而?张轨在信里言辞恳切,张茂又一副非卿不娶的破罐破摔样。安定张氏是张华一手?提拔起来的。这些年?,他和张轨一个在朝,一个在野,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既然张家铁了心要裴元娘,又托他居中转圜,他实在不好推拒。

还好他与裴頠共事多年?,二人?私交也很不错,倒是能说得上话。而且张轨素来不打无把握的仗,他既能修书一封求自己当这个中人?,可?见裴頠那里必也是有戏的。

“事已至此,断亲另结,难免授人?以柄。茂先可?有两全之法?”

看到张华拧眉苦思的模样,裴頠略微解气了些张轨为难的不止他一个。

讲实话,相比司马毗,裴頠更看好张茂。这孩子自?小在他家住了那么多年?,为人?品性都是极佳的。也就是出身差了些,张家起势晚了点,否则何至于那么多波折。

如今朝局不稳,京中各家都在谋求后路。张家已成边疆大?吏,扼守天下战马要道凉州,与国小位卑的东海王比起来,自?然是与张家结亲更得便利。

可?是,裴頠拧眉,他和东海王一家私交不错,司马毗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这孩子拿张茂比差点,但是在一众王孙里,也算人?中龙凤了。他实在不愿为了那点小儿女私情,去得罪这位王爷。司马家的人?,那可?是出了名的睚眦必报!

唉,张二郎与东海王世子皆是年?轻一辈里的翘楚,普通女郎能遇见一个,便是几世之福。偏他侄女只能嫁一个负一个,真是太可?惜了!

他甚至想着,若其中一个能看上他女儿也不行,阿妡也订亲了,准女婿还是太原王氏的麒麟子,名动天下的大?名士,不比这二位差。

神思飘忽间,忽听张华沉吟一句:“若东海王自?己想退亲呢?”

张华摇着鹅扇:“据闻高密王妃有意聘其族女为世子妇。裴妃不从,一怒之下携世子回京,高密王妃只得作罢。”

高密王妃是东海王的生母,出身河内杨氏,是南阳太守杨俊的孙女。这件事裴妃虽没有与裴頠提过?,但裴頠姻亲众多,各地亲朋来京拜见他时,难免会带些地方上的消息。河内杨氏也是地方豪强,裴家亦有旁支与他家联姻,所以此事他略有耳闻。

他还知道,高密王妃已退而?求其次,只待裴妍过?门,就将自?己的侄孙女引为侧妃。

原本这不算大?事,一个妾室而?已,他自?信自?家侄女这点容人?之量还是有的。可?是如今,他们家想与东海王家和气又不失体面的退婚,这桩事倒正好可?以拿来做做文章。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虽说?不够磊落,但在如今情势下,这确实是不伤和气的最好办法。

他点头道:“某有一从弟,便娶的那杨氏妇,或可?托其转圜。”

张华和裴頠作为叱咤朝堂的实权人?物,解决这等小事有的是手?段,甚至不需他们自?己出面,只消对?下面的人?略透出点意思,自?有那等伶俐人?去办妥这件事。

于是裴妍担忧了几年?的事,在两位大?人?手?里,只费了半盏茶的功夫,就议定了。

比起小辈们的儿女私情,反而?是如今朝堂的形势更让这二位揪心皇后产子,太子不当?其罪却?被废。臣民之中众情怨恨,人?心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