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到底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这首诗……
李鱼儿利用眼角的余光快速扫视了对面墙角一眼,果然看到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在那徘徊。
李鱼儿看向淮夫人说:“夫人我的诗背的是不是很好,教我背诗的人说,这首诗里的女孩长得可好看了。”
听到这里,淮夫人眼圈微红,心里似有有感,来者有意。
她赶紧让开门,说:“几位里边请吧。”
淮夫人将几人领到前厅,郭夫子手里正拿着一卷书,却心不在焉的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枯萎的文竹出神。
见自家夫人领了一群半大孩子进来,郭夫子并没有生气,而是温和的问:“夫人,这些是?”
淮夫人有些哽咽的说:“有人教这个女娃娃背了《静女》。”
李鱼儿牵着淮夫人的手,说:“夫人,我想上茅房,你能领我一起去吗?”
郭夫子和淮夫人是青梅竹马的结发夫妻,两人关系十分亲密,往往一个眼神都能明白彼此的意思。
郭夫子朝淮夫人点点头,示意她们自去找一处说话的地方,他则开始招呼李老三等人。
“你们可是打算拜师学艺的?”
李老三看向李二郎,李二郎看向石头,石头看向家雀儿,家雀儿看向赖子,赖子指着大头,对郭夫子说:“先生,我们这里他最会读书,最爱读书,您有什么问题,只管问他。”
“我。”大头有些激动,他其实认识郭夫子,不过郭夫子不认识他,他曾经很多次趴在书院窗下偷听,一些夫子会嫌弃他们这些乞丐,直接让书院的护院驱赶,唯有郭夫子从不驱赶他,他大多数的学问,都是从偷听郭夫子讲课学来的。
第132章 郭夫子的入学考教
淮夫人是个聪慧的,将李鱼儿带到后院一间隐蔽的屋子里。
“这屋子周围都有屋子,说话外边人听不见,小姑娘你告诉我,你是不是有话要跟我说?”
淮夫人眼含期盼的看向李鱼儿。
李鱼儿从兜里掏出那枚指甲,说:“这是清然姐姐让我捎给您的。”
淮夫人接过指甲,当她看到指甲上月牙形的白斑时,眼泪大颗大颗的落了下来。
“静姝啊,娘的静姝啊!”
郭清然已经失踪了很多天了,他们夫妇和亲朋好友找了很久都没找到,报官官府也只说正在寻找,便没了下文。
李鱼儿赶紧劝慰她,“夫人,您千万别激动,清然姐姐她现在很好。”
然后,李鱼儿简单将事情的经过叙述了一遍,当然是经过加工的。
她将山洞那段直接略过,改成还没被车夫卖了直接就被救了,这是他们一起商量好的。
虽然李鱼儿烦透了这个朝代对女子的各种道德束缚和礼法苛刻,但她没有能力改变,自然不会硬碰硬。
为了郭清然的名节,只能篡改一下事实了。
听完李鱼儿的话,淮夫人咬牙切齿的说:“我就知道那郑家的丫头不是个好的,有一次,我从窗外看到她用恶毒的眼神看清然,就怀疑她了,可是,可是都怪我!怪我啊!”
淮夫人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痛苦的回忆。
从她的讲述中,李鱼儿大概明白了事情原委。
淮夫人的娘当年生她的时候,不小心在冬天落了水,得了寒症,淮夫人也没能幸免于难,刚生下来就怕冷。
等到她长大后,病根也没好利索,每当天凉的时候,就经常咳嗽,气闷,偶尔还会关节疼痛。
郭夫子不知道领着她看了多少郎中,都说是胎里不足之症,能不能好全看造化。
有一年冬天,淮夫人和郭夫子探亲回镇子的途中,淮夫人突然发病,咳嗽的都快憋过气去了。
可是,马车在半路上,周围没有人烟,去哪里找郎中。
这时,一个游医摇着铃铛经过,一针下去,淮夫人当即就止住咳嗽,渐渐呼吸平稳。
郭夫子心存感激,当即就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