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唉声叹气的回了家,中午扒了几口饭就进城了,去惠海县找大儿子商量对策了。

再怎么说,也是一个村子的,但他也从大儿子那听说了县衙的情况,说情行不行还不一定,先去看看再说吧。

他这个村长当的怎么就那么操心呢。

下午,兔窝子村的乌篷船队就开到了渔歌码头。

在李老三的指引下,停靠在了东海岸。

“这里还真堆了不少垃圾。”一个村民说。

“先别管了,咱们把船靠东没垃圾的地方上坞吧。”村长说。

于是,众人开始有序的抛锚上岸。

还没出冬天,码头依然十分冷清,没有人注意到东海岸发生的事情。

就这样,兔窝子村一百来条乌篷船在渔歌码头东岸上了坞。

渔民一大家子都住在船上,一个人来上工,其他人都得跟着,浩浩荡荡有五百多人,可以说全村都出动了,上工的汉子村长暂时每家只招了一个。

他还担心会不会人太多了,人家公子觉得他们想吃大户啊。

李老三说:“九叔公,公子说了,从明天开始大家就可以开工了。早上辰时开工,午时开饭,饭点为半个时辰,下午到申时末收工,早晚都要按手印签到。”

到时候我派一个管账的人来,待会给你们登记一下。

李老三派来的人就是大头,大头认识的字有限,幸亏村民的名字都很简单,什么海生,什么大柱,他绝大多数都会写,不会写的就画个相似的图案。

比如牵牛,就画朵牵牛花,再写一个牛字。

一听明天就能开工,村长高兴极了,他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给村民,村民们都欢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