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曼曼不好总跟着,旁边拼凑起来的长桌上铺着桌布,上面摆放着糖果、水果、汽水和点心。
她到桌上拿了颗糖,就听到旁边一张圆桌上有人问说,“小付身旁那个是谁?”
陆曼曼扭头看去,是司令家的老母亲。
有人道,“那是陆曼曼的姐姐。”
“陆曼曼是谁?”
“您老不常出来,不怪认不得,那是周严丰的爱人。”
“哦,周参谋长啊!”
老太太不住地点头,“那敢情好,听说他爱人又年轻又漂亮的,他大姨子看起来也很年轻嘛,是老师吗,看着可有文化了。”
其他人笑,“您这是给谁相看啊?”
老太太道,“还能有谁,我们家那不成器的大孙子。”
有人道,“也才二十出头,您急什么呀?”
老太太讲了一番先成家后立业的大道理。
有人看老太太来真的,怕闹出笑话,忙附在老太太耳边说了几句话。
老太太讶然道,“都离过了?”
轻轻摇了摇头。
陆曼曼剥开糖纸,把糖含在嘴里,转身走开。
付大姐带着陆曼香认了一圈人,陆曼曼看姐姐额头热出细汗,掏出手绢帮她擦了擦,安慰道,“别紧张,只管交交朋友,跳跳舞,开心一下。”
陆曼香点头。
没一会儿舞会开始,就有人过来邀请陆曼香跳舞。
付大姐悄悄告诉陆曼曼,“后勤部的,三十五岁,人稳重可靠,也有前途,前妻得病没的,留下一个孩子一直跟着姥姥姥爷生活,不妨碍他重新组织家庭。”
陆曼曼看人长得也周正,身材保持的还算可以,点点头。
只是等到对方跟她姐姐进了舞池,那人军帽不小心被人撞歪了。
陆曼曼没能坐得住,“怎么才三十五岁就秃头了?”
付大姐道,“也还好吧,聪明才绝顶嘛。”
陆曼曼,“……”
这将来生女儿还好,生个儿子一准遗传爸爸的秃头基因。
陆曼曼拿小本本记下来,方便到时候筛选。
付大姐想看看她小本本上记什么呢,陆曼曼不给她看。
陆曼曼也是后来才知道记录了个寂寞。
接下来没一位的条件比得上这个。
接下来男方都四十岁以上,家里不是有两三个,就是有三四个孩子等着后妈赶紧进门带娃。
她姐姐就算生了两个娃,也才二十六。
陆曼曼眼里她姐姐除了性格软弱之外,几乎是完美无缺的,读过名著,上过高中,会说英文,会弹钢琴……如果不是当初社会主义的大学不给她上,重点大学她也念出来了。
就因为二婚,在婚恋市场沦落于此。
陆曼香反而觉得还好,回来路上反过来安慰妹妹道,“大家都是二婚,以后就谁也不用嫌弃谁。”
陆曼曼不知道该怎么应答,如果是她,哪怕二婚三婚,她也找爱她爱得要死要活的头婚男青年。
什么家庭阻力,什么别人的看法,在她看来都不值一提,着急了她能把人拐走。
谁要跟中年人过日子,还上门伏小做低地给人当后妈。
但她姐姐就是要一门心思地过小日子。
陆曼曼只好询问道,“今天晚上有没有相中的?”
陆曼香道,“有啊。”
陆曼曼大感意外,原来她姐姐跟她完全不一样的衡量标准,就那个后勤部的,她嫌人家秃头,她姐姐没有在意那个,觉得人家条件已经很好了,部门好,大专毕业也有文化,跟她跳舞也礼礼貌貌规规矩矩。
至于孩子,她不介意将来一起生活。
还有个四十出头的团长,人爽朗又不拘小节,虽然有三个孩子,但两个大的已经出去工作了,家里只有个小的,今年十岁,需要多照看着些。
至于前妻,是因为后来考上大学不愿意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