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1 / 2)

卫菡便是如此。

下意识的,卫菡就把妹妹当做了主心骨。

卫蘅跳下车斗,就笑道:“姐,这里肯定也设置了临时摊位,我们去找找就知道了。”

卫菡一想,也对。

卫蘅说:“姐,你等等,我去找个人问问。”

说完,她就从跑到就近的早餐店打听,店主是个和善的妇人,听了后,很爽快的告知了两人。

卫蘅跑回来,对卫菡笑,说:“姐,我知道了,我们从这里走,拐个弯儿,看到一个卖鱼的档口,就是了。”她说完,直接在前面领路。

卫菡当即踩着三轮车,跟上妹妹。

很快,到达了临时摊位。这条街道约莫有三米宽,左边是卖鱼的,右边是卖蔬菜的,往后一点是卖各类杂货的……

商品很杂。

两人来得早,空余的位置还很多,卫蘅琢磨了一下,说:“姐,不然我们就摆在这家卖鱼档口的对面,我觉得曝光率会高很多。”

安山、泉山等地都是山区,鱼虾较为稀少,卫家姐妹更是一年到头,只能吃几回鱼的,主要的原因是养鱼虾的人少,专门去河里打鱼为生的人更稀少……这也造就了卖鱼的人稀少……

鱼少,但不代表老百姓不喜欢吃鱼。

事实上,整个金安县的人都挺喜欢吃鱼,卫蘅记得小时候家里煮鱼,吃完了鱼肉,鱼汤都舍不得扔,留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变成了鱼冻。这鱼冻不仅鲜美,还滑嫩Q弹,入口就化……别提多好吃了。

所以,卖鱼的地方,总是会引来很多顾客光顾的,卫蘅姐妹将菜摊摆在鱼摊对面,也就大大提高了菜摊的曝光率。

不过,跟鱼摊比邻,优点有,但缺点也有。

其一,腥臭味重,有些人受不了这腥臭味,都会远远的避开。

其二,地面湿哒哒的,因为鱼需要水才能存活,卖鱼地方的地面基本不会有干燥的时候,摊主卖了鱼、帮着宰杀后,还经常要舀水冲洗一遍鱼,这也就让地面更湿了。

卫蘅将自己的思考结果说出来,问:“姐,你觉得如何?”

卫菡道:“就在这里吧。忍一忍也就好了。”

卫蘅也是这个意思:“嗯。”

选好位置,两人立马就开始将自己的蔬菜一一摆出来,每个品类,都摆放一点,剩下的蔬菜,就放在三轮车里面。

刚摆好,对面就有人来问鱼的价格了。

“草鱼多少钱?”

“三块五一斤。”

“这么贵?三块行不行?”

“……行吧。”

很快,对面就成交了一单。

看得卫菡与卫蘅姐妹俩羡慕不已,卫蘅说:“姐,我就说嘛,鱼是真的好卖。”整个集市上,卖鱼的摊位只有三家,竞争力可谓极小。

而,卖蔬菜的呢?

卖蔬菜的至少有几十个摊位……

第13章 收废品吗?

“但,鱼好贵。”卫菡说,最普通、最常见的草鱼一斤都要三块五,一条鱼一般有三、四斤,那就是十块五毛钱啊。

是真的贵。

一般人家,哪里舍得天天吃鱼呢?

卫蘅点点头,说:“嗯,是好贵,不过他们卖鱼的,一天卖出去十几条,也就够了。卖不出去的鱼,还可以放回池塘、或者水池里暂时养起来,下个集市继续卖……”所以,整个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只要有那么十几家的人愿意买与吃,他们的生意就不会亏本。

这只是卫蘅、卫菡两个没接触过卖鱼这门生意的粗略想法,至于到底是不是,还有待考证。

两人嘀嘀咕咕时,对面的鱼摊,又卖出去一条鱼。

眼看着摊主收了十几块钱,卫蘅睁圆眼:“!!!”

卫菡语带羡慕:“刚才那个人买的是一条四斤半的鱼呢。”

正说着,那提着一条胖草鱼的年轻男人突然掉转头,朝卫蘅姐妹走来,他身形高大、魁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