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提早了些时辰入宫,现在过去也不会迟到。
“微臣参见陛下,娘娘。”前两个月,恩科考出来的进士同进士们纷纷入了官场。
填补了从前的空缺。
而程风起也已经从大理寺离开,任户部尚书。
毫无疑问是御前第一红人。
“免礼。”萧稷道,“坐。”
“原州自今年以来,一次雨都不曾下过,如今地里的庄稼因为缺水而大范围死亡,只怕今年难有收成。”
“在如此缺水的情况下,百姓们为了争水,更是频繁闹出事端……”萧稷微拧起眉,据他所知,因为争水打架,原州境内已死伤了上百人。
“朕寻钦天监的人问过,原州境内的干旱只怕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你统领户部,即刻准备一份赈灾策略。”
萧稷说着,给了李大监一个眼神,李大监立刻端起托盘,呈到程风起面前。
托盘上放着几份奏折。
“这些便是原州各地送来的奏折,上面描述了原州境内如今的灾情,你仔细看看。”
另外他还已经吩咐了司北悄悄去原州境内暗访,确认灾情是否与这些奏折上所言一致。
当然,这样的安排就没必要事无巨细地告诉程风起。
“是。”
事关重大,程风起不敢小视,立刻拿起奏折查看。
只有清楚了原州境内的灾情,他才能带着户部的人做出一个切实有效的赈灾策略。
当然,他做出来了,肯定还要在朝堂上讨论,或是修改,最后由陛下娘娘定夺。
程风起看得很认真。
表情也逐渐严肃。
若真如奏折上所言,那原州的灾情是真的很严重,粮食若当真颗粒无收,那赈灾可不仅仅是一时半会儿的事。
程风起将奏折逐本看完,“陛下,娘娘,臣已看完。”
“臣即刻便回户部商议此事。”
自然不是他一个人干活儿。
萧稷点头,“去吧。”
先帝薨逝,萧稷上位之后,国库丰盈了不少,但因为北境在备战,需要的花费同样不少。
也幸而是没打起来。
否则国库是真的支撑不住。
三日后。
程风起协同户部众位官员经过讨论修改商议,最后确定了赈灾策略。
除开发放米粮之外,更是减免了原州的赋税。
策略定下之后,便是赈灾的人选。
朝堂上为这人选吵翻了天。
……谁都不想去。
赈灾是个大功劳,但毕竟原州情况不明,若出了点什么岔子……那陛下的雷霆之怒,谁也承受不起。
就在这时,朝堂外传来一道威严的声音,“吾有一个人选。”
却是谢窈!
她身着凤袍,孤身一人走上了金銮殿。
看到她出现,朝中不少大臣眼皮一跳,心里有点不好的预感。
当然,也有一些人心里没什么想法。
这大半年来,谢窈一直在参与政事,每次萧稷面见朝臣,她都在。
且会发表意见,分析利弊,给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文武百官们都已经习惯了这位皇后娘娘参政,但上金銮殿……这还是第一次!
这一幕让不少朝臣都想到了谢窈第一次出现在养心殿时候的场面。
果不其然,下一秒文武百官们就见他们的皇帝陛下亲自从台阶上走了下来,一步步朝着皇后娘娘迎去。
最后牵着皇后娘娘的手,到了最高处!
刚有人想提出异议,程风起的速度却是更快一步,“敢问皇后殿下,您所提及的合适人选是何人?”
此言一出,人人自危,都怕被皇后点到。
“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