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我还只当你睡死了,听不见动静。”孙娘子讥讽,“怎舍得出来了?”

吴七嫂扫一圈众人,知道已经无法辩驳,眼神落在当中虞蘅身上,带点祈盼跟哀求:“阿蘅……”

入室偷盗、危害居住环境……虞蘅叹气:“这不是我能帮忙的,吴嫂。”

吴七嫂掩面哭泣起来。

据夫妻二人公堂上叙述,他们搬进来前,隔壁恰巧发生了件入室杀人的案子,他们虽然心里害怕,却因此得到了房租上的便利,遂还是决定住下。

过了段时日,有次家中晒的床褥被风吹掉隔壁去了,因隔壁无人,郭用便翻墙去捡,不料闹出的动静被隔壁误会,从此便有闹鬼的风言风语,宅子更加租不出去。而郭用回来后,夫妻二人对隔壁空置的院子起了占用的心思,左右也无人问津,二人便将家里杂物偷偷塞进隔壁,付一间院子的赁钱,享受两间院子的空间。

谁料事情过去一年多,风声渐渐消了,隔壁又有来新租客。夫妻二人又要将东西搬回自家,看着乱糟糟的院子,吴七嫂很是不惯,于是故技重施将租客吓跑,好继续占用。

如此,三任租客听见的“闹鬼”动静其实都是郭用夫妻二人弄出来的。

至于丢失的小灯球,或许是顺手牵羊,或许是出自一个父亲“沉默的爱”,在见自家女儿没有同龄孩子一样的玩具时,动了歪念头,具体如何,便自由心证了。

最后怎么判,虞蘅没去关心,到底当初当兄姊尊敬过的邻居,发现真是他们从中搞鬼,虞蘅心里滋味颇复杂。

总归郑家的房屋是必不可能再租给他们了,似乎不出两日,隔壁就搬空了。

破了一桩缠绕自家许久的烦心事,孙娘子与郑郎君对虞蘅二人很是感谢,不但不给她们涨价,还主动替她们重新修缮了这几间房屋。

虞蘅也做了几道家常菜,感谢二人那日配合自己,又在饭桌上托二人帮忙:“城中哪处有合适的铺面,还请帮忙留意。”

郑郎君拽着块肉厚筋肥的蹄膀吃得满嘴油光,咂一口虞蘅自酿的青梅酒:“好过瘾!”

孙娘子嫌弃似的推了下他,“阿蘅要寻铺面?这几日我多替你打听打听。”

郑郎君皱眉:“只是这城中铺面紧缺,怕是找也没这么快。”

“不急。”虞蘅笑盈盈的,故作俏皮眨眨眼,“便是二位明日给我寻来了,我恐怕也还买不起,只是先打听着看看机遇罢了。”

孙娘子呷一口香醇鸡汤,眼睛都眯起来:“好说,好说。”

一顿饭,清淡有清蒸鲥鱼、竹荪鸡汤,浓郁有红焖蹄膀、芥辣瓜条,饭后还有一盏冰冰甜甜的豆花消暑,好过瘾。

临走孙娘子拉着她手,忽然想起来似的:“要说铺子,我倒真知道一个,做伞生意的。原先的主人欲回老家娶亲,不再回来了,欲将铺子转让。地段好,东西也都新,只是要价四十五两,又是个伞铺,许多东西都要你新添置,你看?”

这么粗粗一算,置办个铺子竟没有五十两下不来。

虞蘅尴尬地咳嗽一声:“还是再看看。”

孙娘子笑着拍拍她的手:“懂,我懂。”

第13章 立夏三鲜

立夏后,生机开始蓬勃得厉害,一夜之间,道旁榆柳便浓翠得几乎要滴出黛来,空气都仿佛变得黏腻。随之攀升的,是每日清晨醒来时的气温和夜里此起彼伏的蛙鸣。

这时候热烫的灌浆、汤面、羊肉烧饼之类已经不大适合了,随之兴起的是清爽的冷淘、鱼脍跟各色消暑饮子。

家常菜蔬的选择也比初春多得多,蚕豆苋菜嫩胡瓜,青蒜新笋荠菜芽,炒点鸡蛋炒点蒜末就好吃得很。

虞蘅在家打了一口小铁锅,刚从菜园摘下来,井水一冲便到了锅里,只清油一炒,又端到了桌上。

一点点盐巴调味,吃的就是那口脆嫩鲜甜,特别适合这样炎炎夏日开胃。

月余过去,食摊积累了一批稳定的食客,兼之每日都有些新客光顾,虞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