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在这天开放金明池,官民老少都可前去观赛。
虽然天气炎热,可或许能够瞻仰天颜,这样难得的机会,汴京的小老百姓们大多都不会浪费。
何况即便偶遇不了圣人,能赏赏金明池的夏景、游游御苑也是好的。
虞蘅少不得也去凑凑热闹,昨晚就提前蒸好了角黍,甜的咸的各种口味,一直捂在蒸笼里,今晨起来吃了一个,江米已经蒸得软糯黏嘴了,红枣也格外香甜。
阿盼吃完又去喂鸡鸭,虞蘅则将粽子打包分好,装进篮子里。她准备挎着篮子拿去金明池外围叫卖。
为了方便区分,卖的时候好拿,甜粽都包成了细长秀气的条形,咸粽则是饱满均匀的小三角,各有三样口味,蜜枣的、黄米的、还有蘸糖的白粽,蛋黄肉的、板栗肉的、还有鸡肉粽。
都是两人爱吃的口味,卖不出去还能留着自家吃。
江米黏糯,吃着容易口干,另还有一桶掺了碎冰的绿豆甘草凉水,待到冰化尽了也没关系,虞蘅还有替补的法子,加些薄荷进去煮,放凉了一样爽快。
虞家自然没有窖藏的冰可用,都是每日听见外面街巷传来贩夫挨户叫卖私冰的动静,这才买点。
冰价虽然贵,可最热这两个月是断断省不了的,若因此热坏得热射症,那可划不来。
她们也不学大户人家整日在室内摆大盆冰降温。
阿盼大步如风地走进来:“蘅娘子,蘅娘子!”
“怎么了怎么了?”她叫得急,虞蘅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了,忙问。
“这鸡公都热蔫了”阿盼拽着那只热蔫的鸡脖子进来,火烧火燎道,“今晚便炖了吧?”
“……”这个理由叫虞蘅没法拒绝,
“你想怎么炖?”
“就做上回做过那鸡公煲。”阿盼满眼放光。
说起鸡公煲,也是许久没吃了,上回还是因两只公鸡打架,斗死了一只,等虞蘅二人回来时已经断了气,这才拿来做了当天的食材。
虞蘅想起鸡公煲的滋味,也有些馋了,却不能在婢子面前表现出来,否则明日说不定又有“中暑”的家禽,岂不乱了套。
她佯装为难地思忖了好一会,直到阿盼将最热最累的烧火和拔毛活计都揽去,这才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