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他微微颔首:“等和姚玉聊完事,我们就去附近逛逛。”
祝穗岁这一趟出来,还拿了从许阿婆那得到的竹筒,打算寻个机会卖出去。
别看舍县只是个县城,连祝穗岁这种外行人,查阅了资料之后,都觉得这里十有八九能有宝贝在,而时间又快到了年关,估计来往这边的行家不会少。
她想趁着回四九城之前,赶紧积累一笔财富再说。
毕竟祝家一家人都要去四九城,到了那边,不可能各个都吃闲饭,做生意是首要的,而做什么生意,便是需要考虑的了。
不过不管是做什么,最先要准备好的,就是启动资金。
这笔钱,祝穗岁得积累好。
两人这么聊着,外头就传来了动静。
祝穗岁回头看去,正好瞧见一道熟悉的人影,是姚玉来了。
姚玉今日打扮的很是低调,连车都没有开,旁人看起来,完全就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
一坐下,就对着陆兰序两夫妻道:“陆哥,嫂子,你们等久了吧,我刚刚,才把陆哥你交代给我的事情搞清楚。”
闻言。
祝穗岁立马了然,“是我大舅的事情?”
看来陆兰序这是提早就交代给了姚玉,想想也确实,让姚玉去调查,肯定比自己调查来得快,也来的稳妥。
第134章 陆兰序的名头
姚玉点头:“早上就接到了陆哥的电话,我赶紧就去跑了一趟,一中那边我也有熟人在,问了几句就打听出来了,这不是现在高考的学生越来越多了么。”
“前些日子还出了外面摊位,学生去吃饭的时候食物中毒的事情,学校就打算搞个食堂,这样也能严格把控食材,不至于误了什么事情。”
食堂?
这倒是新鲜了。
祝穗岁本以为承包食堂得再往后几年,没成想一中这边就先搞起来了。
别看现在是八零年,好像大家都很穷,其实经过了几年的经济发酵期之后,偷摸着赚大钱的人还真不少,舍县地方是小,但不代表没有商机,最好赚的钱莫过于搞餐饮,毕竟这是人人都会搞的手艺。
而能读书参加高考的,家境也不至于太差,不会连这饭钱都给省了。
学校外头的餐饮业是最好做的,家长穷点累点无所谓,就指望着自家孩子能考上大学光宗耀祖。
祝穗岁听姚玉这个意思,是许成才盯上了这门生意。
不对。
祝穗岁很快反应过来其中的不对劲,她看向姚玉,“我大舅想要做这门生意,那也得有资金累积,总不可能他空手就进去了,对方还提供食材吧。”
没等姚玉回答,陆兰序敲着桌面,淡淡道:“蓉蓉之前说过,在许夏烟读书的时候,大舅和大舅妈都是来陪读的,当时由着陪读的名头,拿走了许家所有的钱,由此看来,或许这笔就是启动资金,在许夏烟读书期间,她的父母则是在学校外面摆起了摊子。”
这么说的话,也能说得通。
祝穗岁看向了姚玉。
姚玉笑了起来,“陆哥猜得没错,一中门口正好开了一家许记小吃,就是嫂子大舅开的。”
“听说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摆的小摊子,没多久就租了店面,生意算是做大了,听说上学期间,她们家的生意是最好的。”
“我估算了一下,除去房租人工这些,一个月下来纯利润大概在一千左右。”
八零年一个月就能挣一千块,一年下来,那就是一万多,这算是早早的万元户了。
祝穗岁自然惊讶至极,虽然说自己这段时间赚的也不少,可那依靠的是她重生后的福利,而在重生前,她上辈子可从来没有挣过这么多钱。
许成才作为一个地里刨食的,能从农村走到县城,不仅靠着手艺赚到了钱,还开了属于自己的店面,这一点来说,他就不简单了。
不过许成才一家赚了这么多钱,却一点风声都没有暴露,恐怕连许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