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媳妇开口保证道。
“那就行,这是二十块钱,你今天下午跟三儿去买些礼物去一趟你娘家,然后把这事说说,看看你大伯家那边什么意思,要是他们也有那个意思,那就约个时间带老二过去看看。”
周素芬不但自己热衷于做媒,对于自己家儿子的大事,她更是上心,而且出手就是二十块。
周素芬去了一趟部队,见识过了一些世面,而且霍清欢给的伙食费够多,也给她不少零花钱,所以周素芬现在很有底气。
有钱就有底气在任何时代都是好使的,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那也是事实。
“哎哎!好的,我这就跟老三去供销社去。”
三儿媳妇一看婆婆出手这么大方,立马喜笑颜开地接下了这个活,二十块钱啊!这可是她男人糖厂快一个月的工资呢!
其实老三都想把糖厂工作辞了的,他也想搞大棚了,去年他们家三个月赚到了糖厂上班好几年的钱,这让老三也很是心动。
跟他爹傅有才谈过了,不过被他爹给否决了,按照他爹的意思是,再等一年看看,要是还赚钱,就把这个糖厂名额让出去,老三也只能同意他爹的决定了。
老三媳妇拿着二十块钱,拉着老三去了她自己家,推着自行车,一起骑往镇上供销社了。
老三媳妇的娘家其实也不算远,差不多四五公里的样子,不过有一条河,还要坐轮渡,这边有专门的船,你喊一下他就会过来接你。
一般一毛钱一个人,要是熟人啥的,有可能还不收费,你可别小看这些工作人员,那也是拿工资的,虽然不是正式工,没有编制,但也属于有固定工资的那一类人了。
收的钱肯定不是下自己腰包的了,那都是集体收益,不过放放水熟人不收费那也不是不可以的,一般遇到本村人,都不会收钱的。
今天管渡船的人不是傅瑾川他们村的,所以还是照样付钱的,由于还多了一辆自行车,还要多付五分钱。
渡过河之后,又骑了十几分钟,也终于到了刘家村了,是的,这个村也都是姓刘的,现在最喜欢根据姓氏命名村庄。
第334章 嫁过去就是享福的下
这个村哪个姓氏最大,人数最多,那就叫什么村,其他的姓那就都算是外来的了。
刘家村依山傍水,是一块风水宝地,刘家村就是在一条河的两边建的房子,那条河差不多七八米宽,左边一排房子向阳,房子前是一条主路,然后才是河。
对岸也是一排房子,不过是房子后面了,靠近河也是一条主路,供人走路的,河上也有一条三米宽的桥。
众人吃过午饭都会在桥上聊天消食,或者八卦新闻,这座桥为村里的情报系统提供了位置,为村里的情报传输做出了杰出贡献。
三嫂刘牡丹的娘家就是桥头第一家,所以还没等他们走到家,就被眼尖的村民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