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儿子的耍宝,顾淮之这么多天的劳累也一扫而空,见了徐清漪后更加愧疚,“这些天辛苦你了。”
刚来康郡,自己就去了安顺县,家里一大摊子事都得由徐清漪打点,顾淮之心里委实觉得对不住徐清漪。
徐清漪倒没觉得委屈,反而笑道:“夫君在外办理公务,我打理好家中琐事本就是应该的,夫君不必愧疚。”
说着,徐清漪还伸手给顾淮之捏了捏肩,顾淮之舒服地闭上眼,徐清漪却停下手中的动作,从后面环住顾淮之的脖子,脑袋搭在顾淮之肩膀上,笑眯眯道:“只要夫君心里念着我,再怎么辛苦我都甘之如饴。”
顾淮之顿时笑出声,反手将人捉在怀里,乐道:“放心吧,我这些天出门在外,除了处理公务,就一门心思想着你和燮儿,绝对没动其他心思。”
“我可没问,是夫君自己说的。”
“你啊,吃醋也吃得这么拐弯抹角。我说燮儿今天怎么学会倒打一耙了,原来是像你。”
二人笑闹了一阵,顾淮之又愧疚地看向徐清漪,低声道:“过两天我还得去一趟安顺县,去找山民谈谈。家里又得辛苦你照看了。”
徐清漪猜出了顾淮之的心思,“夫君这是想说动山民下山?”
第52节
“娘子果然聪慧,只不过尚未与山民头领见面,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徐清漪温柔地看着顾淮之,语气却十分坚定,“你只管去,家中有我,不必担心。”
第95章 与山民谈判
去找山民谈修路的事儿也没顾淮之说的那么容易。毕竟山民和康郡百姓关系微妙,山民的日子不好过,山下的各种好东西又多,奈何山民囊中羞涩,有时候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贪念化身抢匪抢一波山下的大肥羊。当然,本地豪强的部曲和朝廷的军队也不是吃素的,打的他们不得不搬家,还被抓了很多壮丁给豪强们当奴隶。
这样的背景下,山民虽还未开化,但对山下的官员却抱有极大的敌意。陈县令当初能说动山民头领让他带着治下百姓上山躲一躲,那纯属是他和山民中的一位长老有私交,又允诺了山民头领不少好处,这才为治下百姓找了一条活路。
那会儿还是让安顺县百姓暂时进山躲一躲呢,陈县令都费了这么多的心思。顾淮之想让山民下山,要是进山对着山民头领直说,怕是要被愤怒的山民当场砍死。
顾淮之对于自己的武力值还是有数的,所以才从雇佣山民修路一事上作为突破口。人总是想要过好日子的,谁也不会嫌钱多。顾淮之出钱,山民出力给他们自己修路,顾淮之还给他们发工资,完全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儿,这便宜不赚白不赚,只要山民头领智商在线,就不会轻易拒绝这事儿。
对于顾淮之而言,没有直接拒绝,那就代表着这事儿还有谈判的余地。
谈判,那就到了顾淮之擅长的领域了。顾淮之绝对有信心能把山民头领忽悠…不对,是说动山民头领一起手拉手脱贫致富。
当然,谈判的前提,是双方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好好谈。这就得看顾家那一千精锐部曲的战斗力够不够了。
顾淮之做事雷厉风行,底下人明白了他的行事风格后,办事效率立马高了一大截。他刚从安顺县那边回来,匠人们就传来消息,说是已经找到了适合做枕木的木头,并且他们还无师自通地分工合作,将轨道路线都已经设计好了。不得不说,这样的效率,十分让顾淮之欣喜。
对于有能耐的属下,顾淮之从来就不会吝啬赏赐。大手一挥,给了领头的两个工匠每人一百两银子,其他匠人一人十两纹银。在这个一两银子就能抵四口之家大半年嚼用的时代,顾淮之给的这笔赏钱已经足够让匠人们欣喜若狂了。尤其是领头的那两个,这会儿已经高兴得浑身颤抖,双腿一软红着眼就给顾淮之跪了下来,连声感谢府君恩德。
顾淮之温声安抚了他们几句,又轻描淡写地给他们扔了个好消息,“这驰道若是顺利修好了,我另有厚赏。尤其是动工期间表现出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