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2 / 2)

们身披盔甲,头顶尖刺,脚踩皮靴,脸上覆着厚厚的遮蔽风雪的面巾,往往掳了女人和孩子便走,从不会多发一言。

在过去,也有人捡到过他们落下的食刀,因为上头有累累伤痕便怀疑这些鞑子吃人,于是,在这些不速之客再次来袭时,也曾有人先后数次追着马蹄印深入了风雪,却发现那些痕迹往往将他们领向了一片无人的营地或者岗哨,里头插着乌梁人的军旗,而在那里,除了那些被掳走女人的尸体,他们什么都找不到。

这些年来,甚至从没有人怀疑过,或许那些来北境掳人的歹人从来就不是出身于乌梁。

他们出身于一片鲜为人知的土地,因藏在高山之中,大陇甚至从未与那里有过交集。

然而,生活在北境的人们却并不知道,契贞人的名姓,其实很早就出现在了那片冻土之上。

他们被人叫做,大巫。

传言,那些生长于山峦之巅,河川之底的巫子本就是天与地生的孩子,他们诞生于光明与混沌之间,通晓这世上一切真理和法则,不但能改变活人面容,更能叫亡者重返人间,重活一世。

没有多少人见过大巫的真面目,甚至就连从小在北境长大的尉风也只听说过他们的传闻,并且对之将信将疑。

现在想来,永远维系着那层神秘面纱,或许便是契贞人用来笼络人心的手段。

毕竟,若是没有巫子的传言,乌梁王又怎会上来就相信了刀女善卜,并且愿意为之集结大军,殊死一战?

人心是这天地间最叵测难控之物,可偏偏契贞人十分精于此道。

于他们而言,人也不过就是这天地万物中的一个寻常生灵,他们既有法子能驯服猛虎,自然也有的是对付人的办法。

于是,在过去这数十年里,契贞在乌梁和大陇之间铺设了一盘巨大的棋,所求不过一件事。

引起大陇与乌梁的争端,继而搅乱两国朝局,从内部瓦解他们最为强盛的两个敌人。

围坐在篝火边,曹野凝视着跳跃的火焰,在勾娘体温的安抚下,他的神情平静不少,轻声道:“过去这些年,契贞人冒充乌梁人进犯北境,却不担心谎言会被戳破,毕竟,他们已经利用刀女的占卜,用一场辽州之战彻底撕破了乌梁和大陇的脸面,在那之后,镇国将军一直驻守辽州,大陇再未与乌梁有过和谈,更不可能知道,那些在北境肆意掳掠的根本就不是乌梁人。”

事到如今,尉风也终于明白,自己这些年竟是一直恨错了人,眉头紧皱:“此举一石二鸟,既引发两国间的纷争,还顺带掳走了一些陇人的孩子……我猜他们之所以还会时不时掳走一些女子,将她们杀害后丢弃在乌梁的营地,为的就是掩人耳目,让人以为那些孩子也都死了。”

“但是……那些孩子却并没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