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2 / 3)

能嫁得如意郎君,携手一生一世。”

陈皎被自己母亲说得脸颊越发红了起来,将纤柔的身子往一边靠去,娇俏地鼓起嘴巴道:“娘就会笑话我,这些都是什么话,娘也说。”

姜氏望着女儿,轻轻叹道:“已经五年了,阿青也该回来了。”

陈皎怕自己母亲一直说下去,便岔开话题道:“娘,听黄姨说您要将新做好的衣裳送去锦绣阁去?要不女儿替您跑这一趟吧。”她匆匆望了娘一眼,复又垂了脑袋道,“家里头的胭脂水粉没了,去买些回来。”

女儿天生丽质,以前都是不涂抹那些胭脂水粉的,如今阿青要回来了,存心打扮着些也是应该的。

姜氏装作没有什么都没有看懂,点头道:“好,反正锦绣阁是老顾客了,你去也无事。”又对黄姨道,“大妹子,你跟霜儿两个陪着她去吧,她一个人出门去,我倒是不放心。”

黄姨笑应道:“姐姐就放心吧有我在,不会有事的。”

陈皎在家沐了浴,换了身白底水红竹叶桃花图样印花褙子,一头乌黑的秀发依旧扎成□□花,粗大的鞭子甩在一边,头上没有戴首饰,只别了一朵时兴的素色绢花,腰间系着一方丝帕,走起路来丝帕跟风飘在半空中。

两扇黑漆小门大开,陈皎手腕上挎着篮子,听得母亲唤一声,她回头笑了一下,就走了。

古阳县隶属于扬州,江南温柔水乡,出了陈家宅子,门前就是一蜿蜒小河,河上有一架桥唤姻缘桥,河上有几顶乌篷船,船上三两个穿着粗布衣裳的瘦弱汉子在撑船。

见河对面几户人家挨家白墙上挂着红灯笼,许久没有出门的陈皎疑惑道:“谁家办的喜事?我在家怎生没有听见吹吹打打的声音。”

黄姨说:“这马上要到端午了,听说省城里头的知州大人的夫人娘家在咱们这里,许知州刚刚上任到扬州,他夫人回娘家他自然也跟着来岳丈家。所以,这样灯笼,还有这些河上的船只,都是为了办赛龙舟准备的。”

陈皎如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怕是县令大人为了讨好知州大人而行的事,只是这小河就这么点窄,如何赛得起来......”

黄姨一边拉着陈皎上了姻缘桥,一边说:“这可就不是咱们老百姓能管得了的了,到时候,阿青少爷想必也回来了,让阿青少爷带着小姐去。”

陈皎没再说话,去了锦绣阁送了衣裳,得了银子给黄姨藏起来,陈皎望着街对面摆着摊子卖胭脂水粉的小摊贩,摊子不但有胭脂水粉,还摆着各式各样的绢花首饰,陈皎抿唇一笑,几步走了过去。

而此时,已经在福来客栈歇下脚的谢潮荣吃了点东西填报肚子,此番正坐在二楼窗边居高临下看风景,目光由远处的黑瓦白墙上收回,正巧落在对面街边一位正在看绢花胭脂的妙龄姑娘身上。

只那一眼,他仿佛整个人都失了心魂般,不由自主站了起来。

长到这么大,他从没有喜欢过一个女子,也从不知道喜欢上一个女子是何感觉......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第174章 番外四

夏盛廷回到妻子房间的时候,房间里一下子热闹了很多,满满都是人。

甜瓜儿撅着小屁股趴在床边,眼巴巴盯着谢锦华身旁襁褓里的小人儿瞧,小姑娘梳着细长的两条小辫儿,小脑袋圆圆的,看着小婴儿就像看着小白一样。

“小人儿,二姐姐也生了个小人儿。”甜瓜儿可开心了,忍不住伸出小手指去,摸了摸小人儿的脸,但是害怕将小人儿碰坏了,很快又抽回手指,只傻乎乎对站在一边的谢五姑娘谢静华道,“五姐,我又当小姨了,以后不要再拿我当小孩子看。”

谢静华已经八岁了,小姑娘这两年清瘦了不少,模样也越发俊俏,人也斯文起来。

她伸手摸妹妹脑袋道:“以后六妹就是孩子王,我把这个孩子王让给你当,好不好?”

甜瓜儿眼睛很亮,笑嘻嘻的,十分开心的样子,显然是对姐姐这个说法很满意。

谢静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