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e……”赵小丹怯怯地跟着念起来。
曹娇兰悄悄退出去了,她坐在院子里犯愁,这个老四该怎么办呢?
老大给他盖房子娶媳妇分家以后再不管他,老二新房给他盖好了娶媳妇让他自己挣,老三学是不给他上了,让他自己挣钱盖房子娶媳妇,这个老四呢?他学习这么好,又这么识时务让他干嘛就干嘛,她能不供他上学吗?
最后,她也没拿定主意,再说吧,看他以后的表现。
她听着屋里闺女渐渐学的顺了,还发出了笑声,她欣慰地笑了。
“娘,你咋想起来让我姐认字了?”去河里洗澡的老二光着脊梁拿着脏衣服回来了。
曹娇兰冷冷地说:“我光供你们上学了不让她上,现在知道后悔了,不想让她当睁眼瞎。”
老二不屑地说:“认字不认字还不是一样,一辈子在土里刨食。”
曹娇兰被他这句话给刺了一下:是啊,老二说的没错,他们是农村人,自然是一辈子土里刨食,要是土里刨食一辈子,识字不识字是一样。
但这可是86年,虽然穷,但是好年代呀。
后世有句话,8090只要胆子大,脑子活,是拿麻袋捡钱的年代。
她既然重生了,不能还像上辈子一样光靠种地,做苦力挣钱养家吧,她也得抓住机遇吃上时代红利呀。
这个年代就是摆个地摊都很赚钱,就像大儿子,听他媳妇的话赶集摆摊卖毛巾,牙膏牙刷,雪花膏的也不少挣钱。
虽然两口子天天哭穷,但她兜底,不然他们不敢打买货车的主意,就是拿了妹妹那800块钱彩礼也不够买一辆货车呀,他们要买的那辆货车可是好几千快一万块了。
这么一想,她精神百倍,硬气地和儿子说:“那不一定,农村人就一定光在土里刨食了?你哥去年跟你嫂子做小生意不比种一年地强八国去,要不敢买货车?”
老二撇嘴,“钱是那么好赚的,那是他两口子有人带。再说了,他们做小买卖的本钱还是人家娘家给掏的。”
这倒是真的,曹美有个表姐在城里做日用品批发,给曹美出主意让从她那批发了货物,来赶集摆摊的。
前年给老大盖新房娶媳妇把麦子都卖了,哪还有钱给他们做买卖拿本钱,是曹美娘家掏的。
一听本钱,曹娇兰泄气了,家里别说存款了,因为给二儿子盖新房,她现在还欠着娘家大哥几百块钱呐。
她娘家两个哥哥,二哥去世的早,就剩她和大哥兄妹两个,大哥是个疼妹妹的,他是煤矿工人,每个月有固定工资,所以经常贴补这个寡妇妹妹。
可惜,上辈子这个大哥也是个没福的,拿一年退休金就出意外了,瘫痪几年去世了。
“大哥!”她出了一身冷汗。
她算了一下日子,大哥就是明天出意外的日子。
大哥今年刚退休,爱打牌,经常去村里的代销点去打牌,那天他们打牌的时候,大哥就坐在代销点门口。
村里有个人来代销点借气管子给自行车打气,车胎呢,有了裂缝该不能用了,那人觉得不爆胎就能用,就使劲打气,打着打着车胎爆了,那人一受惊吓,手里的气管子一扔砸到大哥头上,他当场就昏迷过去,送到医院抢救过来了但人也伤到了脑子导致瘫痪。
第13章 救下大哥
曹娇兰既然重生在大哥没出事前,就一定要改变他的命运,说什么明天不许他去代销点打牌。
她也没心情乘凉了,去简易澡棚子里洗个澡就回屋睡了,决定明天早起去娘家。
第二天,老大老三还是都没回来吃早饭,曹娇兰才不管,吃了饭给老二老四安排好活,带着闺女说去走姥娘家。
赵小丹以为娘是妥协了让她一起去嫂子家接她回来,就没说话,听娘的安排就行。
她骑着家里的破旧二八大杠载着娘就往姥娘庄上走去。
哪知到了姥娘庄上,她要将自行车拐向曹美家那条街的时候,曹娇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