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都好,要不然这家被杨李氏成天的闹腾着,早就鸡飞狗跳不成样子了。
“我~~~~~老大~~~~你二弟他~~~~~”
“娘,咱家也炖了肉,您非要来二弟这里闹腾,这家家都这么闹腾,日子可怎么过啊~”李阿福知道自家娘天天的这么折腾二弟,二弟孝顺脾气又好,从来都是逆来顺受,可是他是大哥,而且现在杨李氏跟着他过,他不能纵容自家娘不断的折腾。
“我~~~~~”
“好了,走,回家去~”李阿福说着将杨李氏从地上扶起来,道:“走,娘,回家我也给您做炖肉吃。”
不就是这点小事么~李阿福搀扶着自家娘杨李氏,还回头点头,示意自家二弟李来福继续回屋吃饭,不要把这件事情放在心里。
这场小闹剧以喜剧结束,花花觉得自家奶奶越来越烦躁,不过自家的日子过的欢快就好,下次奶奶再来惹事,她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她已经长大了,一定要越来越有出息才好。
现在农忙不忙了,整日的在家里呆着,乔青没事就拿着屋子里的书看,晌午还有一阵日光,坐在那屋檐下晒着太阳光,这温馨和睦的农家生活,乔青越来越享受。
而邢氏从昨天去镇上回来,今天就忙活着给自家的孙儿做衣服穿,乔青不懂针线活,只能坐在邢氏的面前瞧,只见邢氏左一针又一拉那线脚缝制的紧密又有秩序,真觉得自家婆婆的手巧,而且心思也好。
她低着头,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偶尔手有点木了便放下针线,握握拳头捏捏手指头,神态怡然自得。
乔青看了一样邢氏,又抬头看了一样在院子内收拾东西的李来福,这院子是纯土地,可是每天早上李来福便起来的很早,将整个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院子内的一角堆放着冬冬日积月累的柴火,每天烧火做饭这柴火堆总是变的乱,李来福每日总会整理些这些东西。
院子内的东西都是整整齐齐的摆着,乔青有时候觉得公公都不用这么做,东西放在院子内虽然摆放就好了,非要摆的整整齐齐,可是后来乔青觉得还真的如此做,每次总是这个都关系找不到,那个东西不知道放在了哪里,每次都要去问公公李来福。
乔青这些都看在眼里,觉得她自己想要的感情也是如此,夫妻和睦举案齐眉,虽然并不是有过多的钱,可是生活过的温馨朴实,这样的日子不正是她所想追求的么?
乔青浅浅一笑:“娘,您也教我做针线活吧!”
“那你就先帮娘捻线吧!”
这线三股一捻,要捻的有劲道这样绣出来的针脚才细致。
如此几天都是这么过的,闲散的时候乔青就学着做针线活儿,秋收的时候李来福还去山上的地里种些花生,李来福这几天总是会去山上看看花生出苗了没有。
这前些天下雨趁机洒了花生种子,不过这几天烈日高升,田地里早就是干旱,李来福每日上山总会挑一桶水去,可不能因为地太焊而让种子焊死在地里,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这一日,围在村头的喷客(闲聊)的人远远就看见一辆马车驶进村子里头,这马车上的铃铛发出叮咚作响的声音,远远的听着异常的好听。
村里的驾驶工具一般都是牛车,一匹老牛套在架子车上,这就是大杨村村民最通用的牛车,去镇上采购东西村民一般都用这样的牛车。
而像今天这样的马车,村子里的人根本就没有,不用说肯定是从镇上来的,就是不知道来大杨村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去哪家人。
马车很快就驾驶到众人的面前,坐在马车内的女子掀起轿帘,呵呵一笑道:“杨大婶,你好,又见到你了。”
女子的声音恬淡欢快,朝村口的人摆摆手问候道,这在地上站着的杨大婶还没有看清楚来人是谁,这马车已经从众人的身边驾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