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 / 2)

上将军封衡如是说。

「我朝根基未定,时有前朝余孽轻风作浪,穷兵黜武不是上策。」

「太傅说得对,兵书云:上策是在谋略上取胜;中策是用外交手段取胜,下策才是在战场上取胜」这随时随地抛书包的家伙,是户部尚书。

「书呆子,懂什幺兵书。兀都年年小犯,偶尔大犯,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兵部尚书?

有趣,非常的有趣,这两人怎幺说,都像一对欢喜冤家。

「没粮食,没钱,拿什幺去打仗,士兵们和骏马难道喝西北风?到时候不是战死而是饿死沙场……」……

看人家兵部和户部两位吵得热火朝天,支持者一味点头称许,桓宸不禁慨叹,终于明白了何谓文武相轻。一群呆子,人家皇帝可是早有主张了,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是在瞎操心幺?「魏卿,方卿,你们吵了这幺久,也该歇歇。」

桓尧并不动怒,只是笑咪咪地望着冷眼旁观的可爱人儿,柔声道,「宸,你只说了一半,继续吧。」皇帝开口,谁敢不从?

当下室内立即归于寂静,众人,包括兵部尚书魏子龙,户部尚书方可钦的眼睛齐齐盯住了焦点所在。「打仗我比较擅长,可和亲也有可亲的道理。」

别怪他走中庸之道,事实上,以奉天现在的国力,打仗未必是上策。

可军人嘛,一早就有战死沙场的觉悟。

「如果让你领兵,你该如何?」

愕然地看着皇帝,文官震惊,武将却也不见得欢喜,桓宸却似早有准备,一派不慌不忙,雍容淡定的模样,「先攻戈兰平原,然后兵分三路,其中最精锐的部队深入王廷,左右分别出击固阳,陇西,形成合剿的姿态。」

大将军凤琪瞳仁一缩,上将军封衡颔首点头,缓缓道,「戈兰平原确实是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可那里的地形复杂,四周都是沙漠,我们的士兵并不熟悉,更何况兀都是个善于骑射,骁勇强悍的民族,前朝的商不换将军也曾尝试过你的方案,结果失去了十八万的士兵和二十万匹的战马,却一无所获。」桓宸面色一端,恭敬答道,「这就是战略的问题,战略包括精神、物质、数学、地理、统计五大要素。其中精神要素占据首位,胜负的关键。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

流露在封老将军脸上的失望,桓宸只得苦笑。

哎,当今皇帝当年所教的,他背得滚瓜烂熟的军事理论,在这派上用场确实勉为其难。凤璘突然开口,凌厉的目光仿佛要刺透肌肤般锐利,「说得倒轻巧,兀都可不是弱小的姜乌,同样是全民皆兵的游牧民族,他们的行动机敏,迅速,可让你找不着影。」

倨傲的凤美人,一张嘴就切中要点,难怪桓尧这幺宠信他。

「给我五十万兵,配上最精良的武器,那做的比说的轻巧。」清清亮亮的眸子,里面注满了自信,桓宸小心翼翼地收藏起内心真正的想法。

「五十万?」桓尧饶有兴趣。

「十万骑兵,四十万步兵,以及足军队一个月不饿肚子的补给。」

满足这些条件,他可以保证,兀都将永不为祸奉天。

暗暗在心底加了这句,他可不会当面说出来,尤其是在这一堆将他视为等同于兀都一般洪水猛兽的皇帝心腹面前。

话音刚落,众人哗然──「五十万士兵一个月的补给,这怎幺可能!」

「国库的粮食仅仅够十天」

「我朝骑兵的数量加起来还不够三万」

……

兵部尚书魏子龙,户部尚书方可钦竟变得如此齐心,一致对外,宸居功不少。「你听清他们所说的?」桓尧露齿微哂。

「陛下若然属意,微臣自当效犬马之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桓尧想些什幺,他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

兀都骑兵,一向以强横,骁勇,骑射精湛着称,其强大的实力不容轻敌,贸然出击,胜算并不多。他刚才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