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伯一样是伺候了师傅几十年的家仆,碧青就称呼一声婆婆以示尊重,江婆婆说这些食材都是京里送过来的。
碧青估摸是崔家,这时候哪来的香菇跟冬瓜,若不是豪门大户,绝弄不来这样的时令蔬菜,有了这两样碧青就好办了。
略 想了想,就开始做,香菇去根儿洗净,在开水里焯一下,捞出挤干水,花椒爆香,碾成花椒粉,淀粉料酒盐调好,倒入香菇里抓匀,放净油,下锅炸,老爷子虽说年 纪大,可就稀罕吃脆的,一遍捞出来沥净油再炸一遍才会更脆,配菜用胡萝卜青椒,跟炸好的香菇一起翻炒,勾汁,起锅,就是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酥肉段。
另 一道碧青打算做东坡素肉,冬瓜去瓤?|皮,切成大方块,表皮用刀戳成十字花纹,开水里焯半熟,碾干水,涂毛酱汁儿,放入七成热的油锅里炸至红色捞出,晾凉, 切成一指见方的块,放入大蒸碗中,入清汤,整葱姜,鸡油,料酒上锅蒸熟,发好的黄花菜挽成结,冬笋切片,焯水后入冷水漂过,放入炒锅加鸡汤烧开勾汁,淋在 蒸好的冬瓜上,充当一下东波肉勉强过得去。
江婆婆一边儿打下手,一边儿道:“先生挑嘴,倒难为姑娘花这么多心思做吃食。”自从碧青正式拜了师傅,江伯老两口就改称碧青姑娘。
碧青笑道:“不能常在师傅跟前伺候,本就不孝,花些心思给找师傅做吃食,也应该,多吃素对师傅的身体好,回头我写几个素菜法子,我不在跟前的时候,婆婆给师傅换着样的做,省的一不顺口就闹脾气。”
江婆婆笑了一声:“之前先生也没这么挑剔,老奴瞅着,是让姑娘的好手艺给养的,如今差一点儿的都不吃,姑娘不再的时候,一吃饭就念叨姑娘没良心,也不说过来看看他这个师傅。”碧青莞尔,跟江婆婆端着菜出去。
老爷子在京里待了多年,已经吃习惯了米饭,对面食就那么回事,灶房里有一口袋大米,颗颗晶莹剔透,放到鼻端,有清洌的米香,是最好的贡米,碧青用砂锅煲了一小锅米饭,一开锅盖,米香更浓。
老爷子胃口极好,就着素肉段跟东坡素肉吃了两小碗饭,又喝了一碗瘦肉木耳汤,才算饱了,仍有些意犹未尽的指了指桌上的空盘子道:“虽说你这丫头拿冬瓜香菇糊弄师傅,不过心思用的巧,味道不及肉,倒也过得去。”
收拾碗筷的江婆婆听了,忍不住道:“先生明明喜欢的紧。”
老爷子一瞪眼:“不这么说,这丫头就该得意了。”江婆婆笑着摇摇头,这一老一小就稀罕逗闷子,下去把麦子茶端上来,见天色暗了,把烛台拿过来放到炕桌上点着,就出去了,只要姑娘在,就不用自己两口子在跟前伺候。
碧青从那边儿的一大摞裁好的宣纸拿过来,展开铺好,笔墨砚台也都摆好,就开始研磨,等师傅写好一张,就抽出来放到一边儿晾着,晾干了墨迹,跟之前的沓在一起放到对面的书架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