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3)

鹅珠 杨岚周凯 4403 字 15天前

杨岚心怀好奇点进去吃瓜,发现又是屡见不鲜的融梗抄袭事件,瓜的大体内容就是夏娴长期被一个笔名叫比邻星的作者融梗抄文风夏娴写网文时间不长,仍然处于跟网站风格的磨合摸索阶段,只有几篇文小红,但比邻星巧妙地融合了她所有的红文元素之后搞了一个大杂烩又精准剖开了夏娴不那么大众的部分,于是成功爆红了。这个行为说是抄袭肯定无法盖棺定论,因为故事走向全然不同,但夏娴的一些粉丝却被恶心坏了,于是借着这位比邻星后续营销的热度撕逼撕上了热搜。

夏娴一直没有回应这件事,因为她不屑。在夏娴的价值观里,虽然抄袭融梗是违法的、可耻的,但她的高傲让她形成了一个逻辑“东施效颦如果效成功了,那必然是我西施的失败”。其实她也知道不少全职写手每天练习写网文的方法就是辛辛苦苦拆解红文,学习所谓的红文元素和节奏铺陈,这倒也无可厚非,毕竟人家就是吃这碗饭的,只是在夏娴看来这完全是浪费生命的举动,就像反复咀嚼别人吐出来的饭渣,她很难容忍自己跟这样的人去计较嚼了几次饭渣的问题。

本来夏娴不回应,这事儿隔天热度也就过去了,但是这位比邻星有着一大波脑残粉丝,专门跑到夏娴的微博刷存在感,骂她“糊咖蹭热度”,并且分析了她的小说进行咬文嚼字式的批判。其实对于这种行为夏娴倒也不会感觉很生气,她只感到非常同情,一种对于智力水平的同情,因为她能感受到这位比邻星的粉丝是真情实感认为他们家大大没抄袭没借鉴,甚至坚信他们家大大文笔那么好没必要抄袭借鉴一个新人,说抄袭融梗的都是见不得别人红的酸鸡这点和其他支持比邻星的读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很多读者其实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才不管什么同质化、原创性,只希望代餐越多越好罢了,反正他们也是无聊看文爽爽,没必要当什么正义裁判。

“事情发酵到现在,我只庆幸一件事,那就是虽然阅读门槛令我损失了不少受众成为了糊咖,但也成功筛选了读者群体的智商。”夏娴最终作出了这样的回应。

杨岚在卫生间捧着手机笑得直跺脚,一激动就给夏娴点了个赞此时的她已经沉浸在吃瓜的乐趣中,完全忘了自己在用周凯的手机刷微博。

于是热搜很快进一步发酵,变成了“夏天的弦 ? 周凯”。

0079 77

杨岚并没有看到冉冉升起的热搜,因为刷完微博后她已经完全沉浸在了“我闺蜜好酷,不愧是我闺蜜”的情绪中自我陶醉、不能自拔。

其实杨岚一直不敢看夏娴写的小说,因为她很害怕看到夏娴用她灵气逼人的生花妙笔写一些内核浅薄粗陋的意淫工具书,虽然杨岚本人也很热衷意淫,但在她心里夏娴就应该曲高和寡,不然都对不起她这些年被夏娴含沙射影、口吐珠玑的那些憋屈。

当然,哪怕夏娴再怎么往通俗里折腾,杨岚也不认为普通人真的能站在夏娴思考问题的角度进行阅读在夏娴张嘴cultural ? relativism(文化相对主义)闭嘴anticonventionalism(反约定主义)的长期荼毒下,杨岚早就不再试图去搞懂她平时都在瞎琢磨些什么,而当杨岚这种自认为理解能力出类拔萃的人都放弃搞懂什么的时候,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讲,普罗大众通常只能徘徊在“自以为搞懂了”和“你别装逼”之间。或许这也是写小说和其他事情不同的地方,它不会像数学或者物理一样存在降维打击的情况你绝对不能写低于大众平均口味的东西,会被认为是脑残,同样,你也不能写高于大众口味太多的东西,会被认为是奇葩,你要写略高于大众平均水准的东西,才有可能被广泛认可和传播。哪怕夏娴再怎么明白自己得烙饼,也很难不产生一种思想境界层面的“何不食肉糜”“真正拥有什么”和“幻想自己拥有什么”毕竟是两回事,虽然二者很容易共情成一码事,而当后者代入前者的视角,很难不产生一种错位与愤慨“你怎么可以不在意?你是不是恋爱脑才认为这不重要?”杨岚坚信夏娴的矛盾不仅仅是她自身价值观与自身行为的矛盾,更是自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