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收集资料: 运动员的资料, 运动项目的资料, 奥运会的历史, 然后游戏的格局等等.那段时间特别紧张, 也特别辛苦. 因为没接其他的游戏, 只有吃老本了. 花了大概8个月的时间, “金牌争霸”的雏形写成了. 拿到网上给人家玩, 很受欢迎, 有几个游戏网站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 要一手买断.
这时, 有个从美国回来的留学生主动 找到他们, 自愿帮他们当游戏代理. 在那人的策划下, ”金牌争霸”以一个大型游戏的姿态被推向市场. 紧接着, 他建议苏维嘉他们写单机版的 “金牌争霸”, 网络板的第二代, 对游戏的发展和内容都提出了修改意见. 那人说, 国外那些球类的游戏, 年年都有新板, 其实大多大同小异, 主要是运动员换换, 运动队换换, 那些新的运动员就能吸引大家. “金牌争霸”也可以按这个模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