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用长跑和短跑来做比喻的话. 短跑追求的是瞬间的爆发.爆发之后, 就到了终点. 而长跑虽然乏味,却更加持久. 修红害怕激烈, 宁愿乏味一些, 平淡一些, 也希望长长久久.
修红刚上大学的时候, 被很多男生热烈追求过. 学物理的女生本来就少,如修红这般清水芙蓉样的女孩自然很是札眼. 刚入校时, 高年级的男生各自用着不同的招术, 纷纷向她献殷勤. 没有得到她的芳心, 反而让她望而却步. 她最反感的是那些一张嘴就夸她漂亮的男生. 有母亲的珠玉在前, 修红对自己的容貌永远没有信心. 并且, 对她容貌的赞美让她想起父亲当年对母亲的死缠乱打. 父亲对母亲的兴趣, 就是源于母亲的美貌. 新鲜感一过, 却是一段无味的婚姻. 所以修红那时对追求她的, 尤其是热烈追求她的男生特别反感. 一律以冷脸面对. 终于让众多的追求者望而却步, 修红也获得了“冰美人”的称号.
张松却是是那种不温不火,不张扬,不彪悍的人. 他们俩的恋情不起眼的开始, 不引人注目注目地进行着. 没有太多的激情, 也没有太多的冲突. 仿佛两个同路人在人生的路上相遇, 觉得合适, 就走到一起了.只要感觉不错, 就会一直相伴着走下去.
研究生毕业后, 修红留校. 张松继续读博士. 如不出意外,他们会在张松博士毕业以后结婚, 成家, 生子, 相伴着走完平凡的一生.
三月底的时候, 修红意外得到一个在职读博士的机会. 和张松商量,俩人都认为既然修红以后要呆在大学里, 那么高学历对以后在学校的发展有至关重要. 与其以后混不下去了再找机会读博, 还不如早完成这一步. 况且 在职读博的机会现在是越来越少, 这次机会不容错过.
修红决定读博以后. 她和张松开始重新计划婚期. 如果等修红拿到博士学位再结婚, 还要等三到四年. 似乎等的时间也太长了. 不如在修红读博士之前就把结婚的事情定下来.
决定结婚了, 最起码要和双方的家长见一面. 张松家在省内的一个县城里. 父母都是下岗工人, 现在家里主要靠他妈妈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 家里除了张松父母, 还有一个妹妹, 比他小10 岁. 那个妹妹其实是张松舅舅家的孩子, 因为舅舅后来又要了个男孩, 家里困难, 张松妈就把这个女孩接到自己家里, 养着养着, 就当自己的孩子养了. 修红明白, 张松这样的家庭, 是入不了修家人的法眼的. 如果把张松带回去, 肯定会招来没完没了的冷嘲热讽. 修红实在是不愿意把张松带回去让家里人那些人评头品足. 在她看来结婚是她自己的事情, 轮不上其他的人说三道四.
因为对自己家人的反感, 修红在张松面前很少提起自己的家庭. 因而张松根本不能理解修红的烦恼. 张松曾经提出要见双方的家长, 被修红一口否决. 修红自己不想让家里人对张松评头论足. 同时认为, 如果自己去张松家, 也会觉得不自在: 张松不需要自己家审核, 难道自己还要送上门去让他家审核?
可是却张松认为: 俩人要结婚了, 起码要父母同意才行啊. 连面也不见, 怎么听取父母的意见?
修红想了想: 也是,自己家是特殊情况, 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去要求张松吧.
两人协商了一阵, 达成了协议: 请各自的妈妈来一趟C市,名誉上是来玩玩, 实际上算是来考察自己儿女的结婚对象.
对于修红来说: 家里人唯一真正关心自己的只有自己的母亲.而她也只关心母亲对张松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