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爷爷多大年纪了?”
“比你爷爷还大一岁呢, 79岁了,他还想他娘呢.”
修红听着也觉得好玩, 79岁的老头喊妈妈是什么样子.
妈妈接着说: “你苏爷爷这次回来,一家子都来了. 你苏叔叔现在在W市当省电视台的台长, 苏家阿姨在报社当记者, 还有他们的苏爷爷的孙子维嘉, 你还记得吗? 和文天特要好. 他现在自己有生意了, 好象挣很多钱. 他们家年前到的在榆阳呆了一天, 你爷爷把他们全家都请家里来了. 那天你大姑妈家, 二姑妈家都回来了, 搞得特隆重. 说起来苏爷爷他们都走了十五年了, 两个爷爷见面挺激动的. 你苏叔叔, 苏家阿姨和你二姑二姑夫是下乡时的战友, 这么多年了,见着面还挺亲热的. 你说这两家, 多有缘分啊! 你那天没回来. 你苏奶奶还问你呢. 等过完年他们回W市的时候, 还会路过榆阳, 在这里呆一天. 到时候他家说是要回请咱们家, 那会儿你就能看见他们了. 你保管不认识维嘉了, 变的最多的就是他了, 走的时候他比他爷爷还矮. 和文天成天惹事, 害得他奶奶天天给人赔礼道歉. 现在一表人才, 高高大大, 走出来堂堂正正的, 顶事了. 你苏爷爷, 苏奶奶现在也有靠了, 也算没白疼他.”
“又羡慕人家的儿子呢.” 修红知道母亲因为没有儿子, 在奶奶家受了二十几年的委屈,特别羡慕别人有儿子的.
母亲不好意思: “什么儿子女儿的.自己孩子自己疼.”
“看刚刚吃饭时大姑妈那股劲, 一说生儿育女, 总要说到咱们身上. 好象我不是男孩, 就是犯了天条似的.”
“唉, 你大姑妈也是为你奶奶想啊.”
母亲说这话是有所指的. 据说, 当年爷爷从他东北的家乡参军出来之前, 在家里是结过婚的. 那个媳妇比爷爷大八岁, 是爷爷的童养媳. 在爷爷六岁时过的门, 等爷爷成年后才圆房. 爷爷因为和家里人吵架, 就睹气参加了解放军. 离开家的时候, 家里还有个刚出生的儿子.
爷爷跟着解放军一路南下来到榆阳. 接受了新思想后, 又和奶奶认识, 结婚. 后来据说爷爷和奶奶还回了老家一趟, 说是要和那个童养媳老婆离婚. 也不知道离了没有. 爷爷奶奶结婚后不久就有了修红的大姑妈和二姑妈. 奶奶那时候身体不好. 医生劝她别再生孩子了. 因为没有儿子, 爷爷就动心思要把家里的那个儿子接到身边来. 奶奶不肯. 为了打消爷爷这个念头, 才拼了命又生了一个. 幸亏是个儿子, 就是修红的父亲修志同.
爷爷在那边的老婆并没有离开修家, 几十年来,上侍奉老人, 给老人送终. 下抚养儿子, 给儿子成了家. 儿子后来有两个儿子, 然后各自又有了一儿一女.老修家的这棵大树, 在老家枝盛叶茂. 生机勃勃, 并不因爷爷的出走而有丝毫损伤. 这一切自然归功于那个被爷爷抛弃的老婆.
修红的爷爷在老家其实早四世同堂了. 他未必不想落叶归根. 至少象苏家爷爷那样回老家给自己的爹娘上上坟, 再看看自己的子孙后代. 只是这么多年对那边的冷淡, 让他无脸回去, 心里难免郁闷. 奶奶又何尝不知爷爷的心思? 想来想去, 罪魁祸首还是范明秀母女. 倘若范明秀能生个儿子, 把修家的香火在这边也传下去, 爷爷那至于如此郁闷?
修红妈妈收拾完餐厅和厨房, 回到妈妈的卧室,俩人又说了会儿话.
这时奶奶在外面喊:“明秀啊, 你爸有点不舒服,你帮他量量血压.”
范明秀答应着就出去了.
修红的爷爷住在市委家属大院里, 房子是九十年代中期专门为离休老干部建的.是独院平房, 房子虽然不如现在新建的房子那么现代, 设施齐备, 但是房子的空间很大, 很适合老人居住.
修红上大学以后, 为了照顾爷爷奶奶, 修红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