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2 / 2)

科举最高级别的考试,考官也是由朝中德高望重的大臣主持,父亲的意思是说他比谭振学厉害?是这个意思吧,他没理解错吧。

谭振学也略有惊讶,细品之后,甘拜下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谭振兴的立意更深。

“父亲说得对,大哥的诗更为出彩。”

听谭振学也这般说,谭振兴按耐不住喜色,凑上前,眉开眼笑道,“真有这般好吗,我……我怎么想怎么写的,没有多想……”

这点谭盛礼看得出来,桌上还有两人修改前的底诗,上边写写画画,修改了很多次,谭盛礼把诗给他,“骄兵必败,你的诗能在会试中给你增分,也要过了院试和乡试再说。”

谭振兴的笑就这么僵在了脸上,但听他父亲又说,“我只以你们兄弟的诗论高低,你们要知道,考生不止你们,还有其他人。”

谭振兴更笑不出来了,和谭振学比他都没优势,再加上其他考生,岂不输得更惨。

县试过不了,绝对过不了。

“父亲……”谭振兴又打退堂鼓了。

谭盛礼抬眸,“何事。”

谭振兴抿了抿唇,摇头,“无事。”

“无事就背书吧。”

谭盛礼把他们的诗收起来,两人诗词方面皆有些天赋,诗文这门不成问题。

他们背书,谭盛礼就继续默书,用不着他提问,遇到不懂的地方,两人会主动问,谭盛礼也会耐心地讲解,待他们将今日的功课完成,谭盛礼就给他们布置明天的功课。

比私塾夫子布置的功课要多得多。

算是感受到寒窗苦读的气氛了。

难怪父亲不去考,太累了!

第12章

子孙后人放弃科举的确是怕累,心志不坚定,但谭盛礼则是不想占便宜,他乃翰林院大学士,又做过会试主考官,科举于他而言没有任何难点,他如果下场考试,对其他人来说太不公平了。

谭盛礼做不出来。

因此只能收学生,让学生去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