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菲。
薛夫子但笑不语的扫过小儿子,小儿子脑袋埋得愈发低了,薛夫子心情不错,这才答道,“不算贵,但千金难求。”
“哇哦。”不懂其意的儿子们兴奋极了,没看到自家小弟愈发惨白的脸。
在他们啧啧称奇的马屁声里,薛夫子又说,“这以后就是咱家的传家宝了。”
“哇哦,父亲有眼光……”
“父亲慧眼识珠……”
唯有角落的小儿子瑟瑟发抖,露出惊恐万分的表情,半晌,支支吾吾道,“我……我今日的功课好像没有检查,我回去再检查检查。”
老来得子,平时舍不得打骂,能纵容就纵容,有了木棍后,小儿子改头换面,天不亮就起床读书,声音洪亮,震惊了院里小厮丫鬟,连他母亲也被吓着了,以为他哪儿不舒服要请大夫,还是薛夫子制止了她。
不止薛夫子,薛家其他大人也有购置木棍,薛夫子堂兄为表公平公正,给每个儿子备了根木棍,由粗到细的排列好,悬挂在墙上,乍眼瞧着甚为壮观。
有木棍的威慑,族学难得在清晨响起了读书声,书声琅琅,窗外枝头的鸟儿受到惊吓,围着树飞来飞去……
薛家族学情况明显有所改善,了解族学情形的人们也惊呆了,得知是谭盛礼讲学的缘故,郑重的邀请谭盛礼去他们族学瞧瞧,族学夫子是外请的,那些孩子嚣张跋扈,经常以下犯上顶撞夫子,尤其是其中几个被长辈骄纵的小儿,天不怕地不怕,提到他们夫子就头疼不已。
如果谭盛礼有办法,那真的再好不过了。
可惜谭盛礼没有答应他们,倒不是冷漠瞧不起人,而是他没时间,眼瞅着入冬了,得尽快找宅子搬出去,他答应过大丫头她们的。
大学楼读书人多,虽然清静,终究有不方便的地方,尤其是谭佩珠她们,自从旧人子孙来过后,后院找汪氏和谭佩珠的人多了起来,汪氏耳根软没有主见,谭佩珠未出阁的姑娘整日应酬终究不太妥当,找个宅子全家人住进去,遇事也有个照应。
因此,这段时间他都忙着找宅子,手里的银钱买宅子不够,只得租个宅子住着以后再做打算,念及大丫头她们大了,和佩珠同房不便,他决定租个大点的宅子,将来佩玉她们来京也有住的地方。
找宅子费时,他天天早出晚归神龙见首不见尾,几天下来,精神不错,但脸瘦了些,谭振兴良心不安,主动揽事儿道,“父亲,打听宅子的事儿不如交给我们去办吧。”
怎么说也是有经验的人,不至于傻到还被人骗,就算被人骗,总不可能是同个人罢。
谭盛礼没有反对。
于是翌日清早,他们去码头扛麻袋谭振兴就吆喝着问了,他自认了解谭盛礼,宅子是他们住的,不讲究地段风水,能遮风避雨就行,他说了要求,然后杂工们争先恐后的说起来,“我们巷就有闲置的宅子,那是户商人,今年去南边发了大财准备举家搬到南边去……”
“我们巷子也有个大宅子,父母死后兄弟分了家……”
众人七嘴八舌的,不消半刻,整个码头的人都知道谭振兴他们在找宅子,连街边乞丐都慢慢踱步走到谭振兴跟前,抖着腿问,“我知道有几处宅子不错,要不要带你去看看?”
谭振兴:“……”
被码头的人闹得头晕,这还不算,离开码头去其他地方,谭振兴竟然又遇到了那个秀才,秀才在集市口的巷子摆摊帮忙写信,见到谭振兴,他也惊讶了瞬,他乡遇故知,激动地起身,“谭公子,又找宅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