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3 / 3)

以,卢老头永远不会说起以前的那些事,“我膝下有两子两女,女儿早年就嫁人了,儿子们住在安乐街的后巷里,离这四刻钟的路程吧……”

卢家是普通人家,住在离京城几十里外的小村子里,他和妻子养育了四个孩子,女儿出嫁,儿子成亲,本以为该子孙绕膝颐养天年,事实孙子刚出生那几年还算和睦其乐融融,但随着儿子在城里挣了钱,接他们来城里享福就变了,儿媳妇贪慕虚荣,日日与邻里媳妇攀比衣衫首饰,嫌他和老伴儿穿着破旧,出门丢人现眼,天天甩脸色。

他和老伴儿识趣,平时不怎么出门,但在村里干惯了农活,进城后闲不住,和儿子儿媳商量回村种地算了,但儿媳妇不让,说当时接他们进城是想让村里人瞧瞧他们的孝心,他和老伴儿如果回村定会害他们被村里人戳着脊梁骨骂。

为了儿子儿媳名声着想,只能继续在城里住着,住了没两年,老伴儿就生病了,离不开汤药伺候,古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没多久儿媳妇就嫌他们老两口事多麻烦,抓药花钱,为此儿媳妇脸色更是难堪,他心里不舒坦,想着去码头扛麻袋贴补家用,留儿媳妇在家照顾老伴,谁知儿媳妇天天冷嘲热讽,骂他们挣得少吃得多,没少指桑骂槐骂他们怎么还不去死……

然后老伴没熬多久就去世了,他带着老伴回村安葬再不想进城,村里人嘴碎,起了不少闲言碎语,传到儿子耳朵里,儿子不得已又接他来城里,他还记得长子和次子站在院子里哀怨的脸色,“爹,我们兄弟两在城里辛苦挣钱,你就不能体谅我们的难处?明知村里人最爱背后说人长短,你闷声不吭,不是任由他们抹黑我们名声吗?”

不孝乃大罪,兄弟两害怕被人捅到官府,很是抱怨他不出面为他们说两句好话,可老伴离世对他打击大,他根本无心与人多说,听儿子抱怨,自觉又做错了事,问他们,“那如何是好?”

除了跟着他们进城还能作甚?进城那日,儿媳妇特意给自己买了身簇新的长袍,像城里老爷的打扮,挨家挨户告知接他进城合家团聚的事儿,人前父慈子孝,进城后又变了样子……最后,他离家出走了,路上碰到老先生,老先生收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