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她便将傅时越拉黑了。
这是她最后唯一能做的事。
……
一周后,纪蓁蓁开学了。
剑桥校园古朴肃穆。
纪蓁蓁独自推着行李箱,站在国王学院宏伟的门廊下。
湿润的空气中带着青草和旧石板的气息。
她深吸一口气,冰凉而陌生。
纪父纪母本来是准备从伦敦搬到剑桥郡,想要陪在纪蓁蓁身边。
但他们年事已高,纪蓁蓁哪里舍得让父母这么麻烦。
她再三劝阻,终于劝下了父母。
自此,纪蓁蓁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
半年时间,她已经彻底适应了剑桥大学的生活模式。
这半年,有点休息时间她都会往家里赶,在家里睡个昏天黑地。
其余时间全都在学校中。
偶尔她也会收到自己几个国内好友的消息。
但是因为时差问题,聊天也逐渐减少。
纪蓁蓁已经越来越少想起傅时越。
她那天发完短信后,就换了一张电话号码。
也不知道如今傅时越的状况,但她从朋友口里听说了,傅氏集团经历了几天的股市动荡后,又稳定了下来,现在依然蒸蒸日上。
这一切,都已经与纪蓁蓁无关了。
第十六章
午后的阳光透过高耸的哥特式玻璃窗。
纪蓁蓁手里捧着一本拉丁语的《古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
这本书从神秘的祭奠和再生仪式入手,广泛涉猎戏剧和史诗。
文中还大量引用了了雕塑、壁画、古钱币图案等史料,考证了忒弥斯女神等古希腊神话人物的象征意义,揭示了古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
“纪蓁蓁同学?打扰了。”温和的声音在桌旁响起。
纪蓁蓁抬起头,是历史系的行政助理露西女士,她的脸上带着一丝歉意和兴奋。
“史密斯教授让我来找你一下。考古系那边需要一个助手,他们希望这个助手可以是我们世界史系的同学。”
露西刻意压低声音,悄声解释道。
“他们在一个教堂遗址的新挖掘点,发现了一些有铭文的陶碎片,上面的字体和图像符号,让研究员们有点犯难。”
“史密斯教授希望推荐你过去,你方便吗?”
纪蓁蓁立刻放下手中的笔,端正坐姿:“谢谢你,露西。我很开心史密斯教授能将这样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我这就过去。”
纪蓁蓁郑重地表示了感谢,心里也雀跃不少。
考古现场能让人亲临其境,这有助于她了解过去历史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
教堂遗址考古现场。
相较于图书馆的静谧,挖掘现场的氛围截然不同。
阳光炙热地烘烤着周围,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灰尘。
地面被划分成清晰的探方,穿着工装裤的学生和研究员们蹲在坑中,正小心翼翼地用刷子清理着泥层下显露出来的遗迹。
遗址负责人艾米丽教授是个风风火火的澳洲人,她和纪蓁蓁之前就相识。
现在一看到纪蓁蓁立刻迎上来,语速飞快:“谢天谢地,蓁蓁你终于来了,就在那边。”
她指向其中一个搭着遮阳棚,保护严密的探方:
“那个祭坛旁边有一些陶片,陶片上的字迹磨损严重,又混合了好几种风格,我们读起来真是磕磕绊绊的。”
纪蓁蓁戴上手套,走到遮阳棚下。
坑底已被清理得很干净,几片沾有泥土、边缘锐利的灰陶碎片,静静地放在祭坛旁边。
她蹲下身,先仔细观察陶片上的图案:
一个被简略刻画的十字架下,环绕着一些扭曲的植物藤蔓和抽象符号。
铭文环绕在图案外缘。
确实非常复杂:
一部分是古老的日耳曼民族的书写习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