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荣誉属于所有为真相奋斗的同仁,”
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
”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张教授,是您教会我新闻人的使命;感谢叙利亚难民营的孩子们,是你们的勇气让我坚持;还有......”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
“那些用生命保护真相的人。”
台下掌声雷动。
谢昀坐在第一排,目光始终未离开她。
典礼结束后,谢昀在酒店天台准备了惊喜。
当温梨推开门时,满地的玫瑰花瓣和烛光映入眼帘。
谢昀单膝跪地,捧出一枚钻戒。
“温梨,”他的声音有些颤抖,“这些年,我一直在等这一天。”
温梨的眼圈瞬间红了。
她捂住嘴,泪水无声滑落。
谢昀继续道:
“我知道你心里还有未解的结,但请给我一个机会,让我陪你走完余生。”
在场的亲友们屏息等待。
温梨深吸一口气,伸出手,让谢昀为她戴上戒指。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她轻声道:
“谢谢你,谢昀。戒指我收下了。”
但她没有说“我愿意”。
当晚,温梨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灯火。
谢昀走过来,轻轻揽住她的肩。
“我明白,”他先开口,“你不必现在回答我。“
温梨转身看他,眼神复杂:“你值得更好的。”
“不,”谢昀摇头,
“你就是最好的。我只是希望你知道,无论你做什么选择,我都会支持你。”
他知道,她对自己也有爱。
可生命中有太多比爱情更宏大的命题,比起戒指的大小,她更愿意亲手丈量世界的真相。
一个月后,国际记者协会收到一份来自加沙地带的报道申请。
审批官翻开档案,照片上的女人黑裙飒爽,身后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签名处“温梨”三个字笔锋凌厉,与那篇震惊业界的《黑金帝国》署名如出一辙。
出发前,温梨去了江南一个小镇。
那里梨花盛开,如雪般纯净。
她穿过青石板路,来到郊外一片梨树林。
最老的那棵树下,立着一块简单的石碑,上面只刻了“陆时叙”三个字,连生卒年月都没有。
温梨放下手中的白菊,发现碑前已经放了一束新鲜的梨花。
她抬头,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陆时叙的挚友陈默。
“他交代过,”陈默声音沙哑,“死后要葬在你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温梨的指尖轻轻抚过冰冷的石碑。
陈默递给她一个文件袋:“这是陆时叙留给你的。”
温梨不知道该摆出何种表情。
“最后那天,”陈默哽咽道,
“他其实早就安排好了后事。从你'死'在蛇窟那天起,他就没打算独活。”
细雨悄然而至,打湿了温梨的衣襟。
她蹲下身,花瓣顷刻洒满肩头。
仿佛又看见那个张扬的少年,在星空下对她说:
“许星梨,老子连命都能给你。”
梨花纷纷扬扬落下,如同那年天文馆的星光。
她打开了那个文件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