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枪,意在卫氏罢了。
当时当景,今时今日,境况虽有不同,却何其相似?
行昭没有听到六皇子这番话,如若听见了,心头的震撼怕是不比当日看见那盏花灯时低。
老六周慎到最后低了低声音,像是说了什么,欢宜却当做自己什么也没听见,“父皇想将自己当做汉武帝,可方祈就算不是赵匡胤、王莽之流,也绝不可能是卫青。”
大逆不道的话,却让欢宜在欢喜之中,陡然警醒。
史书上没写嫁给卫青的平阳长公主的下场,可她却完全能够想象得到夫家都被抄家了,就算是公主,能保住一条命,能保住尊严和立场吗?
“身在皇家,长在掖庭,哪来这么多的平淡啊。”
欢宜笑一笑,与行昭直视,意味深长:“人们说嫁人,嫁的是门第和宗族,我看不尽然。如果平稳富足的日子,和一个品性低劣的男人一起度过,我宁愿选择一条坎坷曲折的长路,只要身边的人是好的,便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夫妻同心,总能闯出一条道儿来。”
行昭心头一颤。
这是两世加在一起,她头一次听见这样的言论。
只要身边那个人是好的,就算前路再艰辛,也有勇气一起闯。
年少无知的少年少女们,总是带有一种无知者无畏的感动。
行昭长长地舒了口气儿。
就留在重华宫用的晚膳,将上桌,六皇子便回来了,眼神落在行昭身上,愣了愣,随即便轻笑起来,躬身朝行昭作揖:“温阳县主夏祺。”
行昭赶紧侧身避开那礼节,脸上烫烫的,埋头夹菜吃。
夜幕四合,欢宜将行昭送到了狭长宫廊里,分别的时候,轻声附耳说了这样一番话。
“平西侯只有一个儿子,嫁作人妇,自然要三从四德,服侍老小,主持中馈。公主府修缮妥当了没人住,照旧只是一座空城。”!。
正文 第一百七八章 大喜
时值仲夏,行昭与欢宜都再没有提及过方家琐事,照旧言笑倩然地一道上学下学,话里话外都是小娘子间亲亲热热的,哪宫的花儿开得艳,哪处的水流得急,什么都说,就是丝毫不提那时那日说过的那些话儿。
行昭咂舌于欢宜的沉得住气她上辈子虽活得荒唐,到底也还是活了这么长,见过这么多的人,懂得将事儿给压箱底里头慢慢等它烂。
欢宜却是个正正经经的,才过及笄礼的小娘子。
行昭转身便同方皇后语气崇敬地表达了对欢宜的如滔滔江水般敬佩之情,方皇后朗声笑开,侧过身就同蒋明英埋汰起行昭:“...自个儿笨,还不许别人聪明...甭看淑妃现在平平淡淡的,若是没点儿心机能生下一儿一女,还能养大成人?心里头有了主意,嘴上再上道锁,这样才是聪明的。记着一点,咬人的狗不叫。”
行昭点头如捣蒜,方皇后看着小娘子的模样又笑开了。
行昭最喜欢看方皇后笑,杏眼笑成弯月,整个人好像瞬间鲜活了起来。
自打那日顾婕妤来了凤仪殿,方皇后的心绪就一直不好,到了夜里常常让行昭给她念史记听,念到汉武帝刘彻那段儿,便让行昭跳过去。有时候手里明明拿着针线,却还在问行昭绣花绷子在哪儿,这还是行昭头一次见到这样的方皇后。
行昭绝不承认方皇后是个可怜人,心里却常常自有主张地既酸且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