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节(7 / 7)

龙啸大明 木林森 12963 字 1个月前

己的态度,道:“我在浙江一向鼓励海外贸易,贵国的商团在杭州经商三年,将我们中国的商品大量销售日本,为我带来许多利益,一但贵使把他们带走,我和贵国的贸易来往也就断了,岂不是损失巨大,不知贵国打算如何补偿我呢?”

阿部重次这才有些明白商毅的意思,过了好一会儿,这才道:“那么督师大人希望得到什么补偿呢?”

说了这么半天,商毅总算是等到一句自己需要的话,立刻道:“如果贵使把商团带走,那么贵国必须向我开放一个沿海城市,做为我和贵国之间,进行贸易来往的通商口岸,允许我在通商口岸设立中国商馆,管理贸易事务,并且在税收、海关手续等方面,都要给予优惠政策。”

在十七世纪初,中日贸易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因为中国的大部份商品在日本都非常受欢迎,而且这个时候日本发现了银矿,购买力也变得十分给力,在朱印船贸易的鼎盛时期,往往都是整船白银运到中国来购买商品。

虽然日本在岛原之乱以后,实行彻底锁国的政策,朱印船贸易也完全停止,但日本也需一定的中国商品,因此郑芝龙凭借着自己在日本的雄厚基础,不仅依然保持着和日本的贸易来往,同时还借这个时机,垄断了对日的贸易,在郑芝龙的海外事业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和日本之间的贸易来往。

因为现在商毅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扩大海外贸易,日本就绝不能忽视。而且现在鬼子手里有白银,也是不赚白不赚。同时商毅也需要从日本进口铜矿和硫磺。因此商毅也一直希望扩大对日本的贸易,只不过不想和郑芝龙发生冲突,才暂时作罢。

现在郑芝龙的势力己经土崩瓦解,而郑成功又羽毛丰满,中日贸易之间出现了一个真空区,而商毅当然希望自己能够填补这个真空区,垄断中日贸易,但商毅并没有郑芝龙在日本的基础,而且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像欧州人那样,用巨舰重炮去打开日本的海关,因此在目前,只能借助日本商团来发展对日本的贸易。

虽然依靠日本商团的贸易量也很有限,但也聊胜于无,不过如果日本能够对自己开放一个通商口岸,日本商团当然也就可有可无了。这也是商毅的条件,只看日本人的态度了。当然提出什么开设商馆,税收、海关手续的优惠政策等要求,也是另一种谈判的策略,继然被迫先出牌,那么就不妨把价格喊高一点,给对方留出一个砍价的空间来。不过说完这段话之后,商毅自已也觉得有些可笑,这到有点后世欧州列强的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