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体来说,并不影响战斗力。
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华军的战船数量太多,而且已经将龟甲船全部包围,令龟甲船根本就无路可逃,另外龟甲船只有一根主桅,运转不灵活,速度不快的弱点,也在这时候全部暴露出来,虽然有几艘船能够及时的转过了方向,想要逃离战场,但也没跑多远,就被中华军的战船追上,不是被击沉,就是选择投降。当然清廷的后续船队也没有赶来救援,也是别一个重要的因素。
而在中华军的阵中,没有出战的郑成功,及手下的诸将也都震惊不己,其实这一战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中华军的舰队凭借的就是强大的火力,可以说全场战斗,中华军都是倚靠的压到性的优势火力,完全硬吃对手,毫无花哨。但越是这样,也越显得中华军的海军实力强大。
郑成功估计,如果换上自已的舰队出战,要打赢这一仗当然也不成问题,但要像中华军这样赢得轻轻松松,游刃有余,而且还几乎是零伤亡,哪可就做不到了。
现在郑成功手里也有六艘两千料的战船,但都是中国传统的福船样式,这一次带来了四艘,但毎艘船只能装配四十门左右的火炮,而红衣大炮只有十门左右。而这样的战船,在伏波军的舰队中,只能当辅助战船来用。伏波军里真正的两千料左右的主力战船,属于二级战列舰,火炮数量一般都在九十门左右,而现在伏波军二级战列舰一共有八艘。更不用说还有一艘一级战列舰。双方最顶尖水平的战船,根本就不在同一水平上。
因此这时郑成功也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两年来,商毅能够连续战胜日本和西班牙军,占领吕宋。当然盟友的实力越强大,对自巳来说也越有利。郑成功也对击败清廷的信心更足。
这时成钢已经看到了清军的后续船队掉头撤退,因此也立刻下令,所有主力战船马上脱离战场,追击清军的舰队,进攻大沽口的清军船港,辅助战船留下来,打扫战场,接收清军战船的投降,抓俘清军落水的士兵等等。而郑成功带来的船队,也随主力战船一起追击。
命令传到郑成功的座舰上之后,随郑成功一起出战的郑鸿逵指着远处清廷撤退的战船帆影,道:“明俨,大哥也许就在那边。”
其实不用他说,郑成功早就看见对面船阵中的“郑”字旗号,他当然知道郑芝龙出任清廷水军提督的消息,也自然可以猜到,对面恐怕确实是郑芝龙亲自率领船队出战。虽然自己的舰队没有出战,但父子对阵疆场的结局,是改变不了的。因此也只好苦笑了一声,道:“四叔,管不了那么许多了,传令船队,随伏波军进攻。”
成钢现在当然没有功夫考虑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复杂的心情,虽然轻松击败了清廷的先锋舰队,但成钢的心里却一定也没有放松下来,因为在战前他接到的任务是催毁清廷的海军基地和大沽口炮台,彻底消灭清廷的海上力量,夺取全面的制海权。现在离这个目标,还差得远。
而且成钢也知道击败清廷的舰队虽然容易,但想催毁大沽口炮台,还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因为大沽炮台的防御力,通过情报部门的努力,以及从海面上的暗中侦察,海军部也基本掌握了七八成。成钢也清楚,真正的战斗,其实还在后面。
双方舰队交战的战场离大沽口炮台只有十几里的距离,因此在清军败阵之后,守卫大沽口炮台的清军也接到通知,并且马上就做好了准备,将火炮一门一门的推到炮台的固定位置,安排布置,并且抬出了弹药箱,勾绳,推杆,弯夹等等工县。而且随着清军战船的陆续归航进港,在后面追击的中华军舰队的帆影也越来越清晰,在炮台上驻守的清兵也都知道战斗己迫在眉睫,立刻向火炮里填装弹药,校准目标,只等着中华军的舰队射程。
而伏波军的舰队在逼近了大沽口炮台之后,成钢也将舰队作了一番布置,这时进攻到大沽口的联合舰队的战船数量为:中华主力战船为五十三艘,郑成功的舰队三十二艘,共计八十五艘。
虽然大沽口炮台的火力凶猛,防衔十分坚固,但四个炮台分列在海河入海口南北两侧,成钢决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