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可以将船身震裂渗水,而就算是大船,也抗不过六七炮。同时还有霹雳火箭的打击,一但被击中,或被火油溅到,就会立刻燃烧起大火来。
来的是清军的第一批战船,一共有一百二十余艘,在一开始就遭到中华军的沉重打击,有十余艘船被炮弹击中,开始渗水下沉,而其他的船只侧拼命的摇橹荡桨,尽可能的靠南岸靠陇,希望能够冲过中华军的炮火。但中华军一共设置了三个拦截火炮阵地,躲过一个还有一个,而且还有几艘船因为过于靠近了南岸,结果反而搁浅在岸边的浅水中,动弹不得。
就算有的船只能够侥幸躲过火炮的轰击,也并不等于就得到了安全,因为还有中华军的十二艘战船在等待着他们。虽然中华军找到的船只都不大,一艘船只能装下二十人左右,有的只能装下十余人,而且都不能装置火炮,但在毎艘船上致少装配了两架多管连射枪。只要是有清军的船只突破了火炮的封锁,就立刻会有二三艘船迎上去,在靠近清军的船只以后,连射枪立刻轮番开火,对准清军的船只就是一阵凶猛扫射,只要是站在船甲板上的清兵,其本都难以幸免,随后中华军的战船会立刻靠陇过去,搭上跳板,进行蹬船作战,争取能够俘虏清军的船只。
而清军的船上基本都是用来装货,士兵并不多,大船上也就二十余人,小船还不足十人,而且在两船靠陇前,还遭到了中华军的一阵扫射,多少也会损失一些人手,因此一但中华军蹬上船只之后,清军基本都守不住,结果又被中华军俘虏了不少船只。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七十三章 阻击
而被中华军俘虏的船只拖到岸边,将船上装运的货物立刻卸下来,在岸边就地堆放,然后马上又装载着中华军的士兵,由货船升级成战船,再度投入到黄河里的战斗中去。还有几艘就地就改弦易辙,被中华军的士兵占领之后,立刻就调转过头来,向清军其他的船只发动了攻击。
在一开始的时候,清军也还有少数船只冲过炮火的封锁之后,又躲过战船的拦截,扬帆逃走。但随着中华军俘虏的船只越来越多,对河面的封锁也越来越严密,到了后来,清军的船只再想突破中华军的拦截,基本就不可能了。
结果在第一天的战斗中,清军一共被击沉船只五十七艘,俘虏十六艘,其中有十艘都是大型江船,只有十二艘船侥幸逃脱。其余的船只见势不妙,也停止了进行,立刻调头向回走。而中华军仅仅只损失了两艘船。在将俘虏的凊军船只改为战船之后,中华军的战船数量也増加到二十六艘,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大船,因此不仅牢牢封锁住了黄河河面,并且连夜渡过了一个师的兵力到黄河南岸。
而清军第一批船队中剩余的船只和后面第二队、第三队战船汇合之后,也都不敢再前进,只好暂时在黄河边停泊下来,派人去给尚善送信,请他派兵来击退中华军的拦截军队,让船队通过。
但现在的尚善那里还能派兵去支持船队,只是派出一支人马,在大队人马的北侧保护,而且在当天扎营休息的时候,尚善也传令全军,今晚好好休息,眀天一定要赶到砀山县去。至于说船队,只能听天由命了,如果可以用船队换来大队人马的平安撤退,尚善觉得也值得。同时尚善又派人去绐砀山的守军送信,让他们明天出兵,来接应自己的人马。
但就在当天晚上二更天左右,尚善收到前部的泰什哈发回向急报,中华军占领了文庄。
尚善听了之后,也不禁大吃一惊,文庄就位于从徐州通向砀山县的官道傍边,是一个由十几个小村落组成的村庄,离砀山县只有四十余里的距离,但是自己的大队人马必经之路,文庄被中华军占领,也就意味着尚善退回归徳府的道路被中华军彻底切断了。尚善一直注意着中华军从自已的背后追上来,但却没有想到,中华军竟直接赶到自已的前面去了,这么看来,中华军可不止是想追上自已,而是根本就不打算让自己回到归徳府去。
想到这里,尚善的心里也不禁生出了一阵寒气,难到这里就是自己的葬身之地了吗?现在尚善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马上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