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节(7 / 8)

龙啸大明 木林森 14991 字 1个月前

但这时中华军已经布置好了阻击清军的防线,其实这条防线一直都在,只是由阻击东边的尚善部,变成了阻击西边的勒克徳浑部。

勒克徳浑指挥清军,向中华军的防线连续发动进攻,但在已经了这几天的时间,中华军的防线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而且这一次准备充足,又不用担心背后遭到袭击,同时又有足够的预备兵力,因此中华军也显得信心十足,无论清军怎样拼命进攻,但都无法撼动中华军的防线。

尽管勒克徳浑急得顿足捶胸,不断调换进攻的部队,并且也许下了重赏,同时又亲自督战,还连续斩首了十几名作战不利的士兵,但在中华军布置严密的防线、凶猛密集的火力面前,清军的进攻就像是拍打海岸礁石的怒涛巨琅,尽管声势浩大,但撞击到礁石之后都无一例外,被击打的水珠飞溅,全部都无功而返。虽然清军赴出了重大的伤亡,但就连中华军的阵地,都没有突破过。

而就在第二天,勒克德浑又指挥清军,继续发动进攻,双方一直激战到下午四时左右,清军的伤亡重大,但依然对中华军的防线毫无办法。而就在这时,中华军作为预备军的第八旅、特种兵旅突然从侧翼向清军发动了袭击,同时坚守阵地的十师也杀出了阵地,对清军发动全面的反击。

经过了连续两天的战斗,清军都没有取得一点战果,对清军的士气是一个十分沉重的打击,同时也伤亡了大量的士兵,因此中华军发动反击之后,清军根本就招架不住,很快就被打得全军溃败,而勒克徳浑也制止不住败势,只能随着败军,退回到砀山县里。而且这一次出战所带的火炮,大部份都扔在战场上,成为中华军的战利品。

等勒克徳浑退回到砀山县里,查点人马的时侯,发现自己剩余的兵力己不足两万,在这个时候,能够守住砀山县就已经很不错万,根本就无力再向中华军发动进攻。因此勒克德浑也只能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耿仲明部身上,于是又派人催促耿仲明,尽快赶到砀山县。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七十七章 徐州战役第二阶段二

其实不用勒克徳浑催促,耿仲明也知道要尽快赶到砀山县来,毕竟多尔衮给他下令,五天以内,必须赶到圽山县,否则就以军法论处。耿仲明也不敢轻视。因此在接令之后,耿仲明立刻从陈州出兵,分为两路,一路由自己亲自领军,共计有四万人马,走柘城,另一路由吴三桂手下的大将韩大任领军,共计三万人马,走毫州,两路人马互相呼应,一起到达夏邑汇合,然后再去救援砀山县。其中韩大任所率领的三万人马,全是吴三桂部的川军。

从陈州到砀山县,没有官道直通,而且有几条小路,因此分两路进军,也是合乎情理的,而且耿仲明部的人马有大半其实都是吴三桂的川军,将其中一路由吴三桂部的将领统带,也顺理成章,这样的布置,谁也说不出什么不妥来。但谁都没有想到,耿仲明在这里,还是耍了一个滑头。

因为耿仲明当然清楚,中华军决不会让自己轻轻松松赶去救援,在中途一定会有人马阻击或是设伏,因此耿仲明首先让韩大任走的线路是在外围,而自己所走的线路却是在内侧,另外在行程上,耿仲明也故意放慢速度,让韩大任部比自己快半天的路程,这样一来,自已受到袭击的可能性就将会小许多了,而且一但韩大任部遭到中华军的袭击,自已也可以立刻做好撤退戓是出战的准备。

清军就是在耿仲明的精打细算之下,向砀山县的方面挺进。

中华军占领了永城县之后,立刻派出了大量的探子,打探清军的进军路线,韩大任部到达毫州之后,行踪立刻就被中华军的探子查知,驻守永城的十八军军长黄绳武立刻向宿州发回了报告。因为永城县四外除了东北的芒砀山之外,都是一片平原,缺乏可以伏兵的有利地形,因此黄绳武军长建议,在沱河边设伏,攻击清军。无论清军走那一条线路,都必须渡过沱河。

在宿州的商毅和成进接到黄绳武的报告之后,也认为黄绳武的这个建议很好,因此立刻回复黄绳武,让他马上出动,首先在沱河也寻找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