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4 / 7)

龙啸大明 木林森 12392 字 1个月前

等身材,略为削瘦,文质彬彬,一看就是一个读书人的样子。

见了商毅之后,那年轻人上前一步,躬身一礼,道:“这位将军,我等都是衡州府的安善良民,只是因为躲贼寇之乱,隐身于衡山之中,今夜不意惊扰了贵军,诚为我等的不是,还望将军见谅一二。我等必不会忘将军的大恩。”

商毅微微一笑,道:“这位先生不要担心,我们绝不会侵扰安善良民。不知先生尊姓名,家住何处?”

那年轻人道:“在下姓王,名夫之,草字而农。”

商毅怔了一怔,猛的站了起来,道:“王夫之,你就是王夫之吗?王船山先生?”

王夫之也没有想到这位将军居然会认识自己,道:“在下就是,不过在下虽然去过石船山游学,但并未自号‘船山’,不知将军是不是认错人了?”

商毅又呆了一呆,又问道:“请问王先生是不是生于万历四十七年,求学于岳麓书院,师从吴道行夫子,并于崇祯十五年中举?”

王夫之点点头,道:“不错,正是在下。”

商毅也笑道:“那就没有错了。王先生,多有得罪了,请坐下说话。”

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对于这个时代的名人,商毅都做过一番认真的了解。而王夫之当然是他早就知道的历史名人。这可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大思想家,大学者,和顾炎武、黄宗羲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根据后世的学者总结,王夫之的思想以经带有一些早期的民本与民主思想萌芽了。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王夫之的思想在这个时代,确实算得上的非常进步思想。

而且在明朝灭亡之后,王夫之始终坚持不出仕清廷,也没有剃发。在吴三桂称帝时,请王夫之写《劝进表》,也遭严辞拒绝。这在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中,是十分稀有的人物。因此在近代的中国,王夫之受到许多人,由其是湖南人的推崇,如曾国藩、谭嗣同、当然还有商毅穿越之前的太祖。

不过在商毅的印像中,王夫之应该是一个长须过胸,须发皆白的老夫子形像,却没有想到其实不过是一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其实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都一直活跃到清朝的康熙年间,这个时候都是年轻人,年龄最大的黄宗羲现在也不过才三十三岁。

虽然王夫之对商毅把自己的事情了解得如此清楚,而感到十分意外,因为这个时候,王夫之顶多也只是湖南地区的一个较为知名的学者而己,还不是后来名扬天下的学术宗师。不过看商毅对自己的态度还算十分客气,因此也放心多了,坐下来之后,才问道:“敢问将军怎样称呼,是那里来的人马。”

商毅还没有说话,段鹏就抢过了话头,道:“你不知道吗?我们就是商家军,这就是我们商将军。”

王夫之听了,也不禁肃然起敬,因为现在商家军在湖广地区以经颇有些威名声了,不仅连续打败了流寇,而且军纪很严,因此名声还不错。不过王夫之心里也有些惊异,因为商毅看起来年纪也并不大,估计也不会超过二十五岁,想不到就能成为从二品武将,官居副将,还组织起一支自己的人马,道:“原来是商将军的人马,在下虽在衡州,但也听闻商将军的大名,此番南下屡变流寇,而且军律严明,秋毫无犯,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

商毅笑道:“先生过奖了。”转头又对段鹏道:“叫伙营准备两个菜,再拿一坛酒来。”

段鹏答应了一下,转身出营去了,商毅又对王夫之道:“我这次领军是来救援衡州,为防贼寇偷袭,而不得不严察可疑人径,想不到误抓了王先生,还请王先生多见谅。”

王夫之道:“贼寇狡猾,理应如此。如果不是抓了在下,又怎能得见商将军呢!”

商毅道:“不知这么晚了,王先生为何流落到山间破庙呢?”

王夫之苦笑了一声,道:“实不相瞒将军,是张献忠率军攻打衡州城,不知是那里听说过在下,居然派人到家里来传招在下,在下虽然才智浅薄,但也不至屈身从贼,因此连夜带了两个家人,从家里逃了出来,就在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