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做得如此潦草,她也是有些无话可说。

好在小孩子天真无邪,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拿到衣服都很高兴。

谢雨拍了几张照片,回头去寻找陆远的身影,却见他站在操场边抽烟,向芸站在他旁边与他说话。

她说话的时候,一直看着他的脸,隔着遥遥的距离,谢雨几乎能感受到那眼神。她想起上一次,向芸站在路上目送他们坐三轮车离开的场景。

就是这种眼神,真诚专注。她想,一定与老油条的自己截然不同。

她看得出神,陆远忽然抬头转过来看向她的方向。他微微眯着眼睛,那眼神里有种谢雨见过的若有所思和迷惘。

她的心莫名变得柔软。

衣物很快发放完毕。

一行人又道旁边的办公室小坐。

田校长堆着一脸笑:“我代表孩子们感谢胡教授和新苗基金。谢谢大家对我们山里孩子的关心。”

胡行见笑:“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知道你们这里还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及时帮到的?”

田校长犹豫了一下:“其实我不太好意思开这个口,不过你们刚刚来的时候看到门口有一条河,现在没下雨倒还好。但是我们南方雨水多,一下雨河水就会涨起来,孩子们过河不仅是个麻烦事,也危险,学校一直想修一座桥,但在山里修桥,就算是小桥也是个大工程,学校没有经费,乡镇府连公路都没通到村里,也顾不到这座桥。”

胡行见道:“这个没问题,我回去跟基金讨论一下,尽量在这个暑假把这个事情落实。”

田校长大喜,激动地握住胡行见的手:“那真是谢谢胡教授了。”

向芸也笑开:“要是修好了桥,以后孩子们上学,那真是方便又安全。”

几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胡行见看了看手表:“时间不早了,我们还得去走访村民,就不多聊了,田校长您保重。”

陆远在教室看着孩子,等校长回到教室换上他,他带着大家一起上路。

向芸凑到他身边,按捺着窃喜小声道:“胡教授答应帮忙修桥了。”

陆远倒是只很淡定地嗯了一声,不知是表示意料之中,还是不甚在意。

向芸后退两步,走到谢雨旁边,问:“你今天要跟胡教授一起回县城吗?”

谢雨点头:“嗯,今天回县城,明天回上海的航班。”

向芸有点可惜地叹了声:“难得再见面,可是你来去匆匆,好遗憾。”

谢雨低声道:“你不是也要去上海么?最迟明年我们就能常见面。”

向芸道:“也是,以后我们三个还能常见面。”

谢雨知道她说的三个指的是谁。她抬头去看前方的陆远,他高大挺拔的身躯,不急不慢地走在窄小的村道,仿佛没有听到后面两个女人的谈话。

即使这谈话中其实包含了他。

第34章分歧

走访的家庭选了最穷的三家,其中一家就是三姐弟的向家。其实只是走马观花的走访,胡行见给留守老人发一点钱和两件衣物,谢雨拍下这画面。

向家在山上,是最后一家,发完钱拍完照后,几个人坐在院门口小憩,陆远照旧趁空档去帮忙挑水。

向芸跟在他后面去陪他。

胡行见和老人家聊了一句,忽然注意到他身上穿的传统民族服饰,问:“这是你们自己做的衣服吧?”

向伯点头,低头看了看衣服:“几十年的衣服了,以前都是自己做,这是我那老太婆以前亲手给我做的。”

“这布也是阿婆自己纺的?”

向伯笑:“是啊,自己纺布自己染色,一针一线缝起来,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会了咯。”

胡行见啧啧两声:“几十年的衣服还保存得这么好,工艺也是很少见,盘扣和刺绣都做得很精致。”说完,又问,“你家还有这种老式衣服吗?”

向伯想了想:“还有一件放在箱底,是我老母亲的,一直也没拿出来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