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4 / 4)

,就意味着婚姻注定幸福吗?谁都不能保证这点。可是诚想让沫和他在一起的理由是:我们相爱.仅此一点我就非常 喜欢诚这个人男人,即使他有着丰富的过去和经历也不能撼动对他的好感.

我不知道别人喜欢波波文的什么,我喜欢她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以致她的故事总能让我带入,觉得这是真实存在和发生过的。尤其是她的细节描写,充满着生活的智慧和纯真。有些话语时时直逼内心。看诚去植物园那段内心独白,数笔就勾勒出内心彷徨苦闷、外表故作潇洒的诚的心态.

“ 又到双休日,不想赖在父母那,也不想去骚扰别人,哥们朋友基本都结婚有孩子了,白天去他们家我不习惯。父母那个院子太沉闷了,没有一点生气。妈妈说过,就 是缺少孩子的笑声。我漫步无目的的开车,很快发现自己行驶在去植物园的路上,去那干嘛?算了,既然已经上路,就去一趟”而我们知道这是他和爱人有着美好回 忆的地方,在漫不经心之间重情恋旧的诚的形象跃然纸上.

曾经的感情为何多年以后不能尘封,是因为那个人和我们一起度过人生的某个时段,人生总是无 可奈何的要流逝,我们可能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依恋,投射到和我们一起共同渡过的人身上,所以人到不惑的成开始怀旧。对诚而言和沫在一起的一年是天堂岁 月.不仅仅是性的和谐更多的是心灵契合,所以连植物园都是诚心灵深处怀念的地方。

因为波波写到了猪流感和奥巴马,我会心一笑,我曾担心她以后不好展开叙述这个故事,可是聪明的秋波另起一卷以沫的角度诠释过去,既解读了以诚的第一人称不能尽述沫心理的缺憾,也从容延展了故事的内涵,让人物更丰满完整。

当然做为故事,北京情人也有它的遗憾,明显的虫子我就不在这里叙述了,毕竟瑕不掩玉.

这篇文让我不止一次落泪。

最让我难过的段落是晨晨得白血病后沫的回忆,孩子的懂事和母子情深,沫绝望的捶打诚问他“怎么救他,你告诉我,要我的血要我的肉吗?我可以替他生病,我可以不活了,让他活下去,你说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