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画面如果不是街道整齐,砖瓦房林立,简直和抗日剧里的某些场景一模一样。
好几年村里没有什么大规模争斗发生了,村民们心里都蠢蠢欲动,农村人围堆凑热闹的心气比城市人要高多了。
隔了一条街,陈红就听到了人声鼎沸的吵闹声。
嗬,看来,全村在家的闲人都聚齐了。陈红听着吵闹的声音还不小,不由的心里一个激灵。
靠!别真的打起来了吧!想到此行的目的,陈红脚下生风,快速跑了起来。
拐了个弯,就是王青家所在的街道。王青家位于整个村子的北边,地势比较高。
村里的新建房胡同也不宽廠,刚够两米半。而王青家的房子,是已经住了好几代人的老宅子了。
虽然也翻盖了,地基也不大,门前的胡同也比较窄,也就只有两米宽,刚刚能容一辆小汽车通过。
这还得是司机技术超强才行,一般技术的司机很容易就能把车蹭到墙上去。
这条胡同里只住了六户人家,其中四家都是姓王的。
此时的小胡同里,别说过小汽车了,连人都不容易挤进去了。
五十多长的胡同里,挤了一两百人。
老头老太太领着抱着小孩子站在最外围,再外里一圈是年轻媳妇和中年妇女们。
最里边是村里的中青年壮汉,大家都抱臂站在王青家大门口大声聊天。
一点儿也不避讳院子里的外村男方亲友团。
陈红挤进人群,边和身边的人打招呼询问“大爷爷,六叔你们也来了?”
“婶子,三猛叔,弟妹你们看到村长叔了吗?”
“村长在王青家院子里呢?”
“你们来的早,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对方来了多少人?”
这时她已经挤到了院子门口,正在犹豫是进去还是不进去呢?
二虎叔从院子里探出头来,“陈红来了,快进来,你婶子给你占了位置。
你村长叔也在院里呢!”
陈红赶紧借机钻进了院子,一看,嗬!院子里聚集了四十多个人,或站或坐分成好几堆。
其中有王家族人,也有王家在村里沾亲带故的亲友团。
还有一大群人,有三四个女人,十几个男人。
几个女人一看就是平时抬头走路,不是善茬的中青年泼辣娘子军。
男人除了两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其余的都是高大魁梧的壮汉,一看就是来实行震慑的。
不过他们来再多的人也震慑不到村里人,没听说过吗,有一句话说的好,“好汉打不出村。”
还有一句话“强龙不压地头蛇”,在村里的一亩三分地,关键的时候,老人和孩子也都会出手制造混乱,打黑棍的。
第228 章 退亲赔钱呗
别说外村来的人只有二三十人,还都是普通老百姓。
就是公安干警来村里执行任务抓罪犯,也得通过村委和族人们同意,一起协助才能把人抓走。
否则的话,村里人都不用出面,互相传个话,都能掩护犯事的人躲藏逃跑,增加公安部门的抓捕难度。
区区二三十个外村人,还想在村里扎刺,想都不用想,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院子里的人三五成群,看着气氛也没那么紧张,大伙还在互相聊天打屁。
“柱子,你这回怎么也在家,不是听说你去青岛打工了吗?”
“哎,昨天晚上才回来的,青岛的钱也不好挣呀,现在有本事的人把零工市场给接管了。
外面乱着呢!老实人干活拿不到工钱,豁不出去拼的人在那里可混不开。
咱家里有房有地的,可不是东北来的愣头青,人家敢拼命。咱们可豁不出去,混不着钱就只能回家了。
现在咱村里日子也比以前好过多了,随便接待接待游客,卖点干货也不少挣钱。”
“是呀!这个月,我家光通过村里淘宝小店就卖了一千多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