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顿饭刚吃完,到了酒楼楼下,就见东宫马车候在门口。

太子正掀开车帘,含笑望着太子妃。

吴庸瞳孔一震,下意识看向泊春:他们俩,竟是真心实意,而非逢场作戏?

泊春没有注意到他的眼神,搀扶太子妃上了马车,然后与满枝同行在靠近太子妃的一侧车窗边。

见吴庸愣在原地,泊春忍不住赶在马车启动前提醒:

“记得办好太子妃吩咐的事。”

吴庸恍惚点了头,目送印有东宫标志的马车驰离。

太子妃当时说的那般绝对,让他只效忠于太子妃一人,吴庸还当太子妃与太子……

但他可从没见过谁家虚情假意的夫妻,在宴后亲自前来接人。

而且马车离开前,太子双眸望来时的警告与威胁,可半分做不得假。

吴庸木着脸,没有回府,而是步行来到好友家中,推门而进。

他顶着严岁和严母疑惑的视线,憋出一句:

“太子妃,还真是个好人。”

心思深沉的人身边,容不下单纯好骗的丫鬟。

严岁目露茫然。

都给那么高的月俸,足足五两呢,还请了一帮子学徒帮他分担活计,太子妃自然是个顶顶好的好人。

*

回到东宫,张邈板着脸上报了探听得来的消息:“梅家小姐因久久觅不得夫婿而烦闷,流连湖心亭廊,意外失足落水。

幸得大理寺少卿的嫡子搭救,性命无恙,承恩公感激吴公子救人,又欣赏他的人品,决意将梅小姐,许配给他。”

担心太子妃不知大理寺少卿的嫡子是哪位,小令子贴心解释:

“大理寺少卿吴亮,膝下唯有一位嫡子,名唤吴德,取自德行出众之意。

吴德在京中颇有名声,乃是出了名的才子。”

太子抬手慢悠悠摘下林净月鬓间一支连理枝发钗,笑道:“才子佳人,果然绝配。”

林净月一听,顿时明了。

吴德的才子名头,许是被硬捧出来的,名不副实。

第162章 大办!

梅老夫人八十大寿有惊无险,还成就了一场美满姻缘。

京城百姓无不感慨英雄救美,乃是千古佳话。

许是承恩公府急于嫁女,大理寺少卿又焦急求娶贵女上门,赶在武举开始前,两府便结了秦晋之好,办了场低调的亲事。

这一回,别说东宫,就是三皇子,都没有前往。

东宫照旧送了一盆并蒂莲花盆栽,祝两位新人并蒂白头,早生贵子。

林净月闲来无事,逛遍了整个东宫,能去的不能去的地方,都被小令子带着逛了一遍。

没有瞧见花房,也没看到并蒂莲花。

她想起寿宴当天的长命不老松,一时好奇去问太子:

“殿下,您送的贺礼,都是由内务府安排的?”

太子正面不改色喝着补药,闻言摇头:“何必费那功夫,谁家办宴,遣人在御花园挖上一株便是。”

旁人问起,就说此乃陛下观赏过的,极其有收藏价值。

林净月不说话了,继续在殿内踱步。

明日就是武举,她多少有点担忧郑津。

虽说郑津是唐景颜的亲大哥,与她并没有什么关系,但相处多日,郑津待她还算尽心。

又听闻郑津在观闲书院闭门不出苦读,谁找都不见。

林净月自是不想郑津失意。

云华县主也是,顾不得什么站队不站队的,三天两头往东宫跑,找林净月求情。

她苦苦应付了太后多日,可不想一朝被太子指了婚。

林净月只得安慰她几句,回头在太子耳边试探。

只是不知怎么回事,太子将跟朝臣斗嘴怼人练出的嘴皮子用在了她身上,聊不上两句,就不经意地提起,她不日便要及笄。

眸子时不时泛着绿光,恍如饿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