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越擦拭着惯用的兵器,听二皇子字字句句殷切叮嘱,抬眸冷静开口:

“殿下应当知道,此时与我成亲,可不算明智。”

毕竟沙场无眼,谁也不知她能否平安归来,若是不能……二皇子可就成了没人要的寡夫。

二皇子笑了下,笑意不达眼底:

“本殿下倒是觉得,此举颇为明智。忠勇侯镇守北疆,力退敌军,从未败过,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再得你相助,如虎添翼,我等着忠勇侯被封国公的那一天。”

两人视线交错,同时笑出声。

窗外突然传来扣门声:“殿下,太子殿下请你进宫一趟,有要事需你帮忙。”

二皇子得了京中数间铺子捐粮捐银的消息后,就猜到太子夜间会派人找他,并不觉得意外。

他朝郑越伸出手:“娘子,可要与我同入东宫,帮太子殿下清点粮草?”

朝廷从各地抽调粮草,还需要一段时间。

现下清点的,都是京城铺子捐献的粮草与银子。

二皇子和郑越入东宫时,就听个脾气暴躁的将领骂骂咧咧:“早不捐,晚不捐,偏偏出发前一天下午才捐,这不是闹吗!”

旁边有个与他相熟的人劝道:“前线打仗,后方粮草补给不足的事还少吗?我看啊,定在今日下午捐粮捐银的人,心思细着呢。”

至于为什么不提前捐?

提前捐粮草银两,不就得经户部的手,入一趟国库?

谁知道出来时,还剩多少。

周围的人一想也是,又不用他们到库房亲手清点,下边还有小吏呢。

太子殿下总不会亏待了他们。

郑越一入东宫,就去了侧殿,也就是太子妃住的地方。

整个侧殿也是一片亮堂,处处都是人。

郑越还瞧见云华县主喊来她府上会算账的侍女,正埋头苦干。

察觉到郑越的视线,云华县主抬眼瞧她,幸灾乐祸:“呦,这不是新娘子吗?今日大喜,还被喊来帮忙,太子堂哥未免有些过分了。”

郑越凑到太子妃身边坐下,徐徐地道:“不急,大败草原后,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林净月分了郑越一本账簿:

“大哥也来了东宫,只是他不擅长此道,被分了个来回传话的活。”

两人正说着呢,郑津从门外走进来,拧着眉头低声禀告:

“太子妃,吴庸苦寻严岁不到,小九又联系不上鸣鱼,就找上了我。”

他递过一封信。

林净月打开一看,信上龙飞凤舞写着几个大字:“愿往北疆。”

第211章 什么时候当了太子的走狗?

翌日,

林净月一大早随泰丰帝来到城楼上,遥望下方。

数万兵马浩浩荡荡离京而去。

最前头,太子被扶上了马,在郑越和萧染青一左一右的护卫中,慢行着远去。

郑越是忠勇侯之女,萧染青乃今科武状元,两人骑马落后太子一步,庇佑在太子两侧,既是对他们的看重,亦是对两人的认可。

林净月的视线,在萧染青的背影上停顿的有些久。

她见过吴庸的字迹,非常低调与内敛,不露半分锋芒。

而昨天郑津送来的信上,字字嚣张大气,锐意不减,正如此时的萧染青。

五万将士中,他与太子的身影,最为夺目刺眼。

林净月暗暗揣度时,站在城门楼子上的重臣亦是眼眸微眯。

短短几天时间,可调度不了五万的兵马,除非……泰丰帝早有准备。

临近京城的几个郡早早得了调兵的消息,私底下调兵遣将,等泰丰帝的旨意一到,立即派出兵将而来。

镇国公比谁都清楚几日之内调够五万兵马的难度有多大,更是悔恨不已。

瞧这架势,泰丰帝只怕早早得了草原来犯的情报,提前做足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