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卫团最骁勇的又是哪个?”
“警卫一连!”
“没错!我们就是学三师最精锐的连队!”张才友吼着,忽然枪一举,再吼:“兄弟们,学三师最精锐的连队出马,什么样的敌人击败不了?!让二连、三连、四连的那帮小子看看,看看我们是如何轻而易举的击败小鬼子的!小瑞,冲锋号!兄弟们,跟我冲!”
刘哲良的指挥风格之所以会和以前出现那么大的差别,一方面和他对装甲部队战术的领悟有关,一方面就因为他在训练警卫团的过程中慢慢建立起了一种舍我其谁的信心。毫无疑问,耳濡目染中,警卫团的学兵们受到了他的影响,心中也建立起了强大的自信,于是警卫一连在战前才有这番“表演”。
“滴滴答!滴滴答……”司号手田成瑞吹响了冲锋号。冲锋号激昂的旋律中,张才友枪换左手,右手从腰间摸出一枚手榴弹,瞬间完成拉环动作,然后向早就看中的目标甩了上去。
“轰!”手榴弹的爆炸声中,如潮的喊杀声响了起来,警卫一连的学兵们排成散兵阵型,以排为单位向山顶冲了上去。
第2250章 蒋冬青
高地面临林西两面,早就被日军梳理出了有着良好射界的狙击面,而在遭到学兵军的狂轰滥炸以后,高地上的草木被焚毁一尽,并且出现了众多的炮坑。之前的战斗中,学兵们已经尝试了各种办法,其中不乏迂回侧击这种,不过却皆未能冲上山顶,而在最后一次尝试中山魈被日军的燃烧瓶克制住以后,刘哲良意识到无名高地将是影响战事进程的最大因素,遂心一横,将最精锐的警卫团派了出来。
攻守双方,防守一方无论是心理上还是地势上都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居高临下,射击的效率会有大的提升。而且,只要搭配以合理的工事,那么就未必不能实现“我打得到敌人,但是敌人却打不到我”这样的局面。好在,那些炮坑能够为进攻的警卫一连学兵们提供掩护,这个时候,敏锐的危险感应能力,灵活的身手还有枪法所起的作用就显得太重要了。当然,大杀伤武器也是重中之重——警卫一连原本就以排为单位配备有三支火箭筒,现在又分到三支,这六支火箭筒就成了他们手中最犀利的武器。
高地日军阵地上,对学兵们威胁最大的是四个机枪阵地。地形和学兵军炮火犀利的关系,日军在山顶上也布置不了多少的部队,这个时候,火力的强度就显得至关重要起来。负责一号高地防御的日军指挥官是中队长后藤幼男中尉,他将大队分配给他的机枪中队集中起来使用,花费大精力构建了四个机枪阵地,每个阵地两挺九二式重机枪再机上三挺歪把子轻机枪,如此一来,单单这四个机枪阵地的存在,就足以完全封锁住西南两面进攻通道。在此基础上,他麾下的三百余名鬼子散布于机枪阵地前后之间,一道严密的防线就构成了。
学兵军的冲锋号吹响,后藤幼男从简易战壕里探起头,拿起望远镜朝山下望去。他首先找到了山魈坦克的踪迹,看到三辆山魈坦克停在了山脚并没有加入进攻的意思,他嘴角轻轻一咧,转移镜头看向了那些学兵。警卫团的学兵和普通部队的学兵还是有着明显不同的,一是气质,二是装备。一般的学兵军连队,绝大多数学兵都是人手一枪,而警卫团的学兵除了长枪以外则都配备有短枪。而似一些在短枪上造诣较深的,更会配备双短枪。后藤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心中微微一凛。学兵军之前的野蛮打法,早就将第六师团的鬼子从国内带过来的骄横之气完全打没了。后藤再不敢质疑对面学兵军的实力,因此在排兵布阵上就特别用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成旅团长铃木小太郎战前的布划——将支那军挡在一号高地下面。张才友冲在最前面,他率先掷弹的举动引起了后藤的注意。后藤将镜头套准他,分辨出他的军衔,放下望远镜手指过去,对身边的一个军曹道:“佐佐木,看到那个支那军官没有?告诉岩野,干掉他!”
军曹“哈伊”一声,转身猫腰向旁边跑去。
就在学兵军撤下去的时候,后藤将防线下移,在距离山顶大约五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