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1 / 3)

王氏也在太子大婚后被纪老夫人从院子里放了出来,纪慧娴在去老夫人屋里请安时,见到了有段时间不见的王氏。见她神色憔悴了许多,但骄傲自得的性子却是一点也未变,她对纪老夫人道:“婧姐儿到底还是进宫去了,这事皇后娘娘是赖不掉的。如今她年岁是还小了些,过两年那成为太子嫔妃却是有可能的了。娘也不要总怪我,若不是这么一出,婧姐儿也不能进宫去的。虽有了波折。但好事总是多磨的不是?娘-----”

“够了。”纪老夫人打断她的话:“到了这时,你还想不明白婧姐儿的处境,我实在不知该说你什么好。你出去吧。这事你也不要再操心了,我自有主意。还有二房的哥儿姐儿的婚事都由我作主,你就不要插手了。”婧姐儿的事,让老夫人彻底对王氏失望了。

“娘,这可不行。我可是他们的母亲-----”王氏自是大急,儿女的婚事,她却还要图个利益的。

“难道我的话,还不能作数了不成?若你不同意,我便去直接跟海泉讲,你这个当家主妇也不要再当了。”

“娘。好好,媳妇知道了,不管就是了。哪还用得这么严重。”王氏心急之下才反驳了老夫人,待回过神听了她的话,便就忙急着改了口。在心里却是打着另一主意,做主便做主吧,待到了日后。看谁熬得过谁。

不单王氏被解了禁,就连纪娇娟也从小院子里走了出来。纪老夫人似乎从纪娇婧的事情中受了一些打击。对子孙却是更宽厚了些。对纪娇娟的怒气消散了去,终归是差不多要嫁出去之人,也就不太过严厉了。

纪娇娟虽不再爱罚,但她积存已久的怒气却是一点也没有消散。每日里见到纪慧娴都是怒目相对,但似乎对处罚还心有余悸,有时虽在言语上会挑衅,但举动上却是不敢再作出什么来。

纪慧娴对这些自是不担心也不在意的,时间一天天过去,在年关临近时,纪华荣被抬进了宫里,被封为良妃。以寡妇之身进到深宫,成为皇上的宠妃,如此一步登天,让宫里的许多旧人都红了眼睛。

一时之间,朝堂城中都是议论纷纷。站在忠国公府对立的大人们,都上递奏折,说此举于理不符,让皇上废弃良妃。

真宗是凭自己手段登上大位之人,自是积威许久,对大臣们这样无关重要的奏折,自是不批,只是对上折的大臣们道:“你们说于礼不合,是指责朕不懂礼数吗?”

大臣们自是不敢应,只是说良妃纪华容狐媚惑主,不是妇德良好之人,当不得后宫妃子。

真宗便就又道:“我只知她是朕喜爱之人,难道朕贵为一国之君,与心爱之人在一起都不准,还要大人们来管束不成/?若是这样的家事,大人们都要管,朕这皇上还当来何用?”

这话一出,反对的大人们自是不敢再多讲。虽没有再坚持,但却要这样放弃自是不肯的,只得暗中再寻机会。

一时之间,忠国公府再次被推上了风头浪尖,一门出了两位妃子,这样的荣耀,除了皇后一族外,却是再无人可及。至于道德不道德,纪华容究竟有没有妇德这些,有许多人都不再去研究,反正忠国公府的风光是少人能及得了。这也说明,皇上对忠国公府是多么的信任。

忠国公府大门前的马车便日渐多了起来,那些有心奉承巴结之人多不胜数。渐渐的,忠国公府里的少爷姑娘们,都成了香饽饽。有许多的目光放在了他们的身上,若是能与忠国公府结上亲家,却也是件好事。

就连着纪慧娴也有人打听上了,直到韩氏拉着她去见了几次夫人们后,纪慧娴却是更心急起来。她把她的心事告诉了纪华荣,可如今纪华荣刚进宫,身处在步步艰辛的后宫,只怕是要把她的事耽搁下来。

纪慧娴知道她的处境不好,虽有皇上的宠爱,可这宠爱在这后宫中,却是如把锋利的匕首更容易把人割得头破血流。在这个时候,纪慧娴不敢去催她。

只是这样,她实在担心她的婚事会被定下来,如此一来,她的愿望便不可能再实现。

于是,再见那些夫人们时,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