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慧娴摇头:“早时便看完了,还带抄了一份。若不是前几日下了雨,却是早还了回白月庵去的。难得今日天气好,呆会却是走上一趟把它还了去。”
迎平听了这话,便就应了一声,进了书房。
正在屋里讨论着晚上做些什么吃食的杨妈妈与采吉听到了动静,都走了出来。采吉走到纪慧娴身边说道:“姑娘,奴婢替你去罢。虽是放了晴,可去庵里的路可不太好走。再说,还吹着冷风呢,要是受了寒可不得了了。”
若说出去走走,思想保守时常嘴上挂着礼仪体统的杨妈妈一定不会同意的。难得出去还佛书是个不错的借口,纪慧娴哪里肯同意采吉的话。她拒绝道:“佛祖面前最讲诚心,这佛书借了来,还时却贪了懒,这佛祖难保不会怪罪。”
杨妈妈也是最信这神佛,听了纪慧娴的话,也不好反驳,只是进屋拿了件桃红的夹棉披风给纪慧娴披了上去:“书让迎平捧着,姑娘只管把手好好的放在手炉上面,免得着凉。这白月庵离这也不算太远的路程,姑娘快去快回。”说完,便又对迎平道:“仔细看顾着姑娘,若是姑娘出了什么事,小心你的皮。”
迎平忙声应了是。
采吉却是早就出了后门,让那陈老头子套好了马车,待纪慧娴出了宅子的大门,马车便就稳稳的停在了门口。
纪慧娴每次去庵里都是坐这马车去的,说实话,快是快了些,可就颠得有些难受。若是可以,她情愿走着去。但哪个大家闺秀出门不是坐着马车的,若说她要走路去,杨妈妈第一个便就不同意的。
但纪慧娴不是那个古板的闺阁女子,让她死守着规矩是不可能的。
上白月庵有两条路,一条顺着大道直接到庵庙门口。一条却是后山边里用石块铺成的小径,一般是供庵里的师父下山采买,还有就是一些山夫猎户走的。
纪慧娴让陈老头子在后山路口停了马车,迎平不比采吉,她软棉的性子使得她对纪慧娴却是言听计从,虽知不妥,但却说不了反驳的话。
那陈老头子更是万事不管,你说哪里停便就哪里停,他只负责驾车。
因此,纪慧娴一直以来去白月庵里都是从小径上行走的事,杨妈妈与采吉却是一点也不知情的。纪慧娴难得出一趟门,当然不肯坐着马车直来直去的。走走路,锻锻炼,对身子可是大有好处。前世里忙学习,忙工作,会猝死的原因定也可能离不开少运动的。所以今世里,难得清闲,她却是对身体呵护的紧。
3曲径通幽白月庵
小石径只有半米宽,弯曲着延伸朝半山去。刚下过雨雪,如今正是半化不化的时候。放眼望去,一片山都是闪着耀眼的白光。如此景致,倒是让纪慧娴惊艳的说不出话来。看了半晌,在迎平小声的催促下,这才迈步往半山爬去。
路上都是雨水雪水,却是不太好走,不一会,便湿了鞋子,脚趾冷冰冰的。迎平再是软弱,却还是发了急:“姑娘,要不咱们回去吧,这样下去,不到庵里,这脚却是要全湿了。奴婢不打紧,姑娘要是受了凉,可是罪过了。”
纪慧娴也知这次却是找错了主意,没有想到雪后的山路并不好走,鞋子一湿,走起路来只是打滑。幸得有迎平搀着,两人也不至于摔着。但她不想就这样放弃,听了迎平的话,她只道:“我哪有就这么娇气了,再说,这样的遭遇怕是不会有第二遭了的,我倒要体会体会。”
迎平便就说不出话来了,一脸紧张的紧紧扶着纪慧娴朝山腰走去。待走到一半,往侧边一看,那里却是有一个如弯月的湖畔。如今湖上面都结了冰,一眼看上去,更是白光凛凛,更像一轮白月。纪慧娴知道此湖叫白月湖,白月庵便就在这湖上面,看到它,白月庵也就不远了。
待走到白月庵后门时,纪慧娴不单一双绣花鞋全被湿泥糊了住,就连裙裾上都沾了一些泥点子。再加上辛苦走路,额头细汗渍渍,头发微乱,看上去颇为狼狈。
迎平一抬眼,看到纪慧娴这个模样,却是差点哭了出来。
纪慧娴看不到自己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