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简要地说了一下检查台账的规则,不到两分钟的功夫便把话筒放在一边,莫星予仔细听着,便明白这是把她们的台账随机抽查一部分进行详细提问,想到某些部分事件残缺,是她根据残枝末节杜撰出来的,便觉得四肢发凉,一个劲儿地祈祷不要抽查到她的台账。

前面两位同事在小声咬耳朵,莫星予听在耳朵里,大意是以往没有如此严格的台账大检查,这次是上层经历了领导大换血,且现任的都比较较真。

有工作人员推着推车沿着坡道进到台上,那推车是他们进会场时放纸质版台账的地方,那些台账现在被整齐地竖着放着,上面按种类贴了编号,足足垒了三层。

话筒被放在桌面上,中年女人从塑料桶中拿出纸团,大声报序号,领导们拿到自己对应负责范围的台账,被报到名字的人们站起来,一一接受问询。

莫星予盯着几人的面部研究,他们无论对这回答满意与否,都没有在面色上显露出来,这种高深莫测的回应,让她觉得呼吸都停滞了。

等在冗长的椅子嘎吱声中回过神来时,莫星予才发觉自己已经愣神了许久,中年女人叫到了她的名字。

她从椅子上站起来,最左边的男人拿起厚厚的本册:“我记得装订的基本要求,是绳结要系在反面,你怎么会在正面?”

莫星予窘迫得无意识地用鞋尖蹭地,她方才勉强镇定下来的情绪,这次又像沸水一样翻腾起来。

男人念了几条她对于投诉的解决方案,叹息声随着话筒传进她的耳朵里:“这位同志,我觉得你的解决方案一直在活稀泥,这样的办事方式只会浪费我们与民众的时间,你觉得如何呢?”

莫星予的脸烧起来,她只是一个小科员,要按照领导的指示回复,很多带刺的,有可能会把自己一方戳得鲜血淋漓的事情,就这样轻描淡写地让投诉者的情绪缓和下来,这一单便可以轻松地一笔带过。

会场里瞬间鸦雀无声,连椅子偶尔的噪音都并未响起。在座的都不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知道这场会议是一场鸿门宴,注定会找人开刀,各个都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暗自警惕着,现在见中了好彩头的是她,众人肩膀一松的同时又屏气凝神,生怕连自己略微有些粗重的呼吸都会触犯顶头上司的霉头。

这场批判持续了将近半小时,男人将她的每一宗解决方案都指摘了彻底,像陈宵音那些事业心强的女人,怕是现在就已经心理崩溃了,被上司这样评述,三年内不但不能被重用,还要忍受同僚们背地里的讥笑和挖苦。

莫星予也颇为惭愧,她倒是没有一分晋升的想法,只是有了一种自己离当初为不幸的人服务的初心越来越远的悚然感。

最左边的男人批评完莫星予以后,对后续其他人都非常地和颜悦色,尤其是在检查陆蕴玟时,给了她很高的评价,说她的悟性很好。陈宵音散会时对这一评价耿耿于怀,说如果抽到她的台账,他就会收回自己对陆蕴玟的这一评价。

陆蕴玟双手插在口袋里,对她的这种酸葡萄心理不屑一顾,步履飞快地走向食堂,把陈宵音,莫星予和尤文瑄落在后面,半当中尤文瑄有一个私人电话要处理,只剩下了她们两人并肩而行。

陈宵音哈了口气:“这种卷宗本来就处理不好,真能处理到他满意的程度,也要是他那个级别的人,不要放在心上。”

莫星予摇头:“我只是觉得我……这份工作让我做得太功利。”

陈宵音细细看了她一会儿:“有水平的领导批评人从来都是这样,让你觉得是自己的德行出了问题,而不是他自己的评判标准过于严苛。”

莫星予勉强笑了,她并没有被陈宵音的话给安慰到,只是倍觉得焦虑。这里人心冷漠,只有对于强者的歌功颂德,不见对于弱者的怜悯,除非把对方当做了同一阵营的人来对待。

她俩唯一能够交集的地方就只有唐哲。

她正在愣神之际,微信电话弹起,吴科长的声音在雨声中冰冷响起,让她去九楼的监察室一趟。

她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