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地,天色也晚下来,李管事就道:“现在赶回去也住不上客栈,不若姨娘和小姐将就着,先在村里住一晚吧?”
虞锦文觉得新鲜,立马应下,“那咱们快走吧,再耽搁下去,天都黑了。”
一行人才跟着李管事回了村子。
他住的倒是一处青砖瓦房,在村里属于富户那种,自然是同人租赁的。
房主是村里的村长,年纪六旬,是个干瘦的老爷子。
庄户人家头回见这阵仗,知道是贵人,颤巍巍的领着儿子儿媳妇过来磕头。
幺娘她们受不起老爷子的礼,刘随把人扶起来后,对老人家道,“我们就是过来借住一夜,麻烦您老了。”
“哪里哪里,不妨事。”
老人家心里松口气,就怕这些贵人不好相与,他们小老百姓如何得罪得起?
李管事先前就给了房主儿媳妇一些银两,托她跟邻居买些鸡鸭鱼肉什么的,提前做好了,就怕主子们要过来留宿。
又过来和幺娘她们拱手,“这里没什么东西好招待的,姨娘小姐多担待一二。”
等夜里,房主人把晚饭摆上来时,其实还挺丰盛的。
有鸡有鱼,还有些时令蔬菜,另外还有盘酱牛肉,应该是李管事之前备好的。
幺娘两个当然是单独一块吃,几个护卫就在外间用饭,李管事陪着。
虞锦文平常是山珍海味吃惯了,到了这里,也还吃得惯。幺娘不用说了,还觉得这主家手艺不错。
倒是那干瘦的老爷子送了坛自家酿的米酒过来,老爷子走后,护卫们怕喝酒误事都不吃。
虞锦文把酒坛子捧过来先是倒了碗尝了尝,眼睛一下亮了,就着桌上的鱼肉,直接喝了八九碗,把幺娘都看懵了。
后来果然醉的不省人事,还是幺娘把她扶到床上。
一口气住这么多人,自然只能幺娘和虞锦文挤一个铺。有些怕小姐喝了酒会吐,幺娘都不敢和她挨着睡。
一直到半夜,虞锦文呼呼大睡,而幺娘则是有些兴奋的睡不着,正默默盘算着。她买的这些地,若是一年能有个五百两的收成,十年也有五千两,到时候多的银子再置地,用不了多久也是个财主了。
到第二日,虞锦文脑袋闷疼的起床,这会儿是真后悔喝酒了。
又在村子里待了小半日,才由李管事领着到隔壁村那处庄子上去瞧,两个村子都差不多,不过地也是真不少。
幺娘心里喜滋滋的,这才安心的准备回去了。
倒是虞锦文好不容易出来,有些不愿意回去,打算拉着幺娘在齐安府好好逛一逛。
但被幺娘直接拒绝了,真要这么干了,大人以后肯定就不让她出来了。
等重新回到京城,都已经半个月过去。
虞锦文出去一趟后,哪里还记得之前的不愉快,不过也没忘了在齐安府给爹爹买些东西当礼物带回来。
都是字画,古籍一类。
虞衡卿看了,叫人收好,幺娘在一旁不忘邀功说,“那幅钱平远的字可是真迹,要不是奴家认得,这字画就白糟践了。小贩肯定以为是仿的。”
抬头,目光落在她身上,太傅板起脸问,“莫要告诉我,幺娘舍不得银子,就什么也没给我买?”
这倒像是自己这小妾干得出来的事。
幺娘瞪他一眼,鼓着腮帮子道:“大人可别把奴家给看轻了!”
她有那么小气么?
这才从袖子里把自己准备的礼物掏出来,是一方砚,但就是这做工……
不知道的以为哪里捡来的破石头。
幺娘把这砚台摆出来,认认真真的说,“大人别看它不起眼,这可是奴家亲手为你雕刻的!”
虞衡卿略带嫌弃的扫了眼。
以往锦儿对银子没个数,也从不知节俭。这回倒好,给他买回来的礼物除了那幅真迹外,其他的倒像是在货郎手里买的一般。
于是,眼神看向一旁振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