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里很深刻的记忆。
他起身要出门,顾衿站在餐桌旁边下意识抬头看了他一眼,他正好也往她这边瞧,两个人目光一对,心有灵犀似的。
旁妈妈看出顾衿的心思,笑了笑,放人。“带着衿衿一起出去玩吧。小心点儿,点火的时候别让她离的太近。”
“得嘞。”
顾衿放下饺子,笑眯眯的穿外套。
她那外套毛绒绒的,旁政不让她穿。“回头要是着起来火星子哪儿都是,保不齐扑到你身上就给你点了。”
芋头站在门口,仰头用小手拽着旁政。“舅舅,我能一起去吗?”
“你就别跟着裹乱了,舅舅照顾你小舅妈都照顾不过来呢。”旁政拿起自己以前放在家里厚重的羽绒服,给顾衿套上,十分有经验。“穿这个,没那么多讲究,还暖和。”
顾衿让他裹的像一只熊,他牵着媳妇,低头摸了摸小芋头的脑瓜。“站在窗台上看着舅舅啊,一会儿舅舅给你变魔术。”
不知道是谁家儿子这么爱玩,出去的时候,院子的地上,花坛的台阶上,房顶上,铺的全都是各种各样的鞭炮。
院子东边的土坡上有一排说高不高说低不低的墙,最早还是没安铁丝电网的时候防盗用的。
因为这墙位置特殊,建的又高,有人摆了整整几米长的造型烟花。只要一点火,不仅院子里这些住家都能看到,院外少说几十公里以外的人也能看到。
赵家的两个儿子,还有隔壁的邻居,几个人手里一人拿了一个打火机,见旁政来了,也扔给他一个。
“咱一人点三个,比的就是速度,必须整齐划一,得给我爹整出当年看分列式的阵势来!”
“别墨迹了,赶紧的吧。”
放个烟花也得玩出态度来,墙头梯子上一帮人,墙下还有一帮人,对好了表,开始倒计时。
几个男人拿着火儿,利索的点燃引信,一秒一个。毫不犹豫,手法镇定熟练。
引信冒着火光开始迅速燃烧变短,旁政开始拔腿往远一点的地方跑。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