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昨日换下来的衣裳洗好晾上,林绣便坐到了周氏身边,一边陪她说着话,一边低头做着绣活儿。
虽然郭氏曾说过她的手艺不错了,但郭氏已经去了三年,林绣这三年来虽然没少绣些东西,但却没有得到过指点,如今正好让周氏指点指点。
周氏看着她飞针走线,不时便满意地点点头,还不忘说郭采萍:“你看看你表姐,你再看看你!若是你能有绣儿一半的功夫,我也不至于这么嫌弃你。”
郭采萍撇撇嘴,也没走,就坐在林绣身边,托着下巴她看刺绣。
……
林绣在郭家住了两天。
这两天,她几乎不做什么活儿,只要把周氏哄好了就行,现在周氏最大的心愿得偿,指点起林绣来更用心思。
第三天,林绣便提出要回去,周氏舍不得她,要留,却被林绣拒绝了,“等过几天我再来,我迟迟不回去,阿爹和阿弟该担心我了。”
周氏这才作罢,只嘱咐道:“下次再来时,让文翰也过来给我瞧瞧。”
林绣眉眼弯弯地应了声好,便回屋拿了包袱,同院子里的人告别,转身往外走去。
这会儿正是早上,虽然已经吃完了早饭,但时辰尚早,日头也不算太毒辣,村里路边还有着几棵树,有树荫,更不怎么热了,林绣走在树下,没多久,便走出了西杨村。
她这一路走来,耳边便没断过孩童的嬉闹声。
村里的孩子少有被送去读书的,七八岁上,便能到田里帮着做点轻巧的事情了,而对于他们而言,到田里帮着长辈们干活儿,也和玩儿差不太多。
还有些年纪小些的,或是被家人疼爱着,不舍得带去田里干活儿的,则是整日里在村子里跑来跑去,夏日天气炎热酷热难耐,他们不觉得热,冬日天寒地冻,他们也不觉得冷。
听着远远近近的欢笑声,林绣心里禁不住好奇,他们是真的不觉得热,还是同与小伙伴一起玩相比,热算不上什么,但她的嘴角却还是微微上扬起来。
……
走过西杨村外的田地,便又来到了芦苇荡附近。
高不见人的芦苇荡碧绿一片,放眼望去看不到尽头一般,只能听得到芦苇荡中,三岔子河的其中一条支流哗哗的流水声。
离得远远地,林绣便看见芦苇荡边有两个小孩儿,正蹲在河边,把手伸到了河里去。
林绣快走几步,喊道:“别往河边去!”
河边的小孩儿听见她的声音,回头望去,嘻嘻笑道:“没事儿,姐姐放心,这里我们俩来了没十回也有八回了,我们熟着呢!”
另一个小孩儿也跟着点头。
这俩小孩儿,身上的衣服都打着补丁,林绣并不知道是哪家的孩子,但根据这衣服,也能猜得出来,这俩小孩家里应当不会太富裕。西杨村虽然不太大,但一般人家的小孩儿,还真没有穿打补丁的衣服的。
稍微高一些的那小孩身边,还放着一只篓子,看样子是特意拿出来放东西的。
林绣正想说话,河里游过一条鱼来,那高些的孩子余光看到,当即便叫道:“鱼!”
他叫着,同时双手也都伸进了河里,向着那条鱼拢去。
鱼受到惊吓,一甩尾游走了,那孩子不甘心放跑这条肥鱼,又往前倾了倾身子。
前两天才下过一场雨,虽然阳光毒辣,将地面烤干了,但久久被河水浸泡冲刷的河边这片土地,却是滑的很。那孩子急着抓鱼,一个不小心,脚下便打了滑,整个人扑进了河里。
“!!!”
他惊慌失措之下,伸手往旁边抓去,试图抓住什么东西,好稳住自己。
然而这周遭都是芦苇荡,又哪有能让他稳住的东西?离他最近的,便是那个矮一些的孩子了。
惊慌之下,他抓住一个东西,便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抓住牢牢不放。
然而河边本就湿滑,被他这样一抓,那孩子也抵不住,被拉着一起滑到了河里!
“救命!